邏蘭
博世
雅馬哈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專業音響 > 觀察 > 正文
快速搜索:

質量為王 專業音響企業將主打“品質”牌

——探尋專業音響行業新發展
2013年08月02日 15:01  來源:中國數字視聽網【原創】  作者:karl  字體【   

我國專業音響行業發展起源要追溯到改革開放初期,在當前85%85%擴聲工程都采用國產音響產品,專業音響需求大,配件的市場自然也紅火。90年代初興起的K歌樂也一度引爆專業音響市場,配件市場也常常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20世紀初,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各個行業也漸漸被拉入全球化鏈條,大批國外品牌涌現國內市場,國外音響依靠優秀的品質與先進的技術,備受消費者的青睞,國產音響產品的主導市場地位受到沖擊,市場份額江河日下,專門為國產品牌提供配件的配件行業也自然受到沖擊,行情日漸蕭條。國產音響在眾多國外品牌的沖擊下一度處于低谷,然而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終于使國內音響行業撥云見日,奧運場館對音響設備的需求給音響行業注了一枚救命針,也讓眾多國產品牌有機會與國外品牌競爭。配件行業也迎來了又一個春天,甚至更多的機會,品質好的配件也備受國外成品音響廠家的推崇?梢哉f,今天的專業音響配件市場,迎來了新的機遇。

在上世紀90年代,是中國音響消費的第一次高潮。伴隨著進口音響產品數量的增加和合資音響企業的迅速發展,JBL、B&W、KEF、博世、天朗、金嗓子、安橋等國際知名音響品牌的產品在中國市場上廣受追捧。當時城市家庭的小康化程度,都以擁有什么檔次的音響來衡量。之后,隨著網絡的發展以及更多便攜式電子產品的普及,比如電腦,還有索尼最早的walkman,后來的MP3和現在最熱的蘋果,音樂變得易得起來,大家更換產品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在習慣音樂環境的同時,也不再拘于室內欣賞音樂。

音響在家庭消費的比重情況,與經濟環境有很大關系,與一個城市的文化引導及人文氣質也息息相關。人均GDP甚至超過香港的小城市,錯位需求體現得非常明顯,市民們炫耀財富的方式還停留在車、房和奢侈品上。80年代從收音機、無線電愛好者成長起來的Hi–Fi(高保真)音響絕對發燒友也漸漸老去,他們執著于嚴苛的技術參數,大多數非常清高,與商業絕對劃清界限,無論是交流還是爭論,發燒Hi–Fi出現了年齡斷層,于是不可避免地變成小圈子的事。

然而,就算是0到0.1也是進步,也是趨勢。配件行業談不上有革命性的技術變革,但小技術和機器設備的更新換代卻一直持續,有的甚至一些小小的改變也能在業內引起注目,得到成品廠家的好口碑。和任何行業一樣,與時俱進才有立足的本錢,配件行業的與時俱進大都花費成本不高,比如一個外殼,它的形狀、光澤、質感、質量能得到到部分人的認可那就是與時俱進了。

在質量為王的今天,許多專業音響企業大打“品質”牌,成品廠家一般不自己生產產品,他們一般采購配件,把配件組合起來,調整參數配置,以達到自己的品質要求。這樣看來,配件的質量就顯得重要起來,成了成品廠家選擇的重要指標。此外,據成品廠家介紹,配件廠家生產規模、機器設備、業內口碑也是影響選擇的重要標準。

專業音響配件生產廠家雖然大多規模小,但也不缺乏設備理念先進、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業內口碑也給他們做了較好的正面宣傳;然而,口口相傳終究不是最好的廣告之道,“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大眾廣告和公關才是正確的宣傳之道。專業音響的廣告到處都是,但配件的廣告往往很少,這主要歸咎于生產廠家規模較小拿不出大量廣告費用,產品種類過多,不好突出重點。這種狀況使業內常常出現配件廠家產品擴銷無門,成品廠家尋覓優質配件困難的矛盾局面,而這種局面是雙方都不愿看到的。

在激烈競爭中“優勝劣汰”是必然的結果,適者生存,生存下來的往往都是走在行業前面的企業,而這些企業的所作所為,就形成了一種行業趨勢。綜上所述,要想立足于不敗之地,必要先解決上面所說的這些問題,解決的方法就是趨勢:第一,重視品質,保障質量;第二,更新設備技術;第三,做大做強,形成品牌效應(業內已經有些產品有了品牌,如喇叭);第四,加大產品宣傳力度,目標直指成品廠家,擴展銷售市場。

由此可見,在未來數年內,國內專業音響行業內可謂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企業間的競爭將進一步升級,國際品牌之間的競爭、民族品牌之間的競爭、國際品牌與民族品牌之間的競爭將成為行業內競爭態勢中三股鮮明的潮流。

本文導航
[雅馬哈]MCR840
[雅馬哈]MCR840
價格:2200元
[惠威]KX1000
[惠威]KX1000
價格:4000元
[瑞豐]TC15
[瑞豐]TC15
價格:面議
[RH]CFX121
[RH]CFX121
價格:面議
[RH]CFX81
[RH]CFX81
價格:面議
明基
MAXHUB
快捷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