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視聽網訊】從一名從業近22年的教育工作者,再到一名任職7年的教育科技企業高管,對教育數字化有著怎樣的理解?
日前,鴻合科技副總裁兼鴻合教育研究院院長李水平博士在2023年北京教育數字化高峰論壇上致辭,并接受《政府采購信息報》專訪,他表示,“技術人員應盡可能想辦法減輕老師的負擔,而不是讓老師學習更多的技術。每位老師的教學風格各具特色,技術不要試圖去改變教師已經與學生達成的個性化教學方式,應主動退到 ‘中后臺’做好支持教師改善教學互動、提高教學效果的技術支持服務。”
鴻合科技副總裁李水平博士
技術好不好
老師說了算
“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那么高質量教育體系靠什么來支撐?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2022年一次活動中指出,以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明確,大力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
“沒有教育數字化,優質資源的傳播與普惠等難以實現。”李水平認為,教育數字化離不開技術的支撐,作為科技企業,要把教育數字化落到服務產品與服務過程上。
鴻合科技副總裁李水平博士發表主題演講
當前,數字孿生、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技術層出不窮,選擇什么樣的技術應用到教育裝備中?在李水平看來,某項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如果老師認為能夠幫其優化教學過程與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稱得上“好技術”。
比如鴻合科技研發的手勢識別技術,可實現“單指書寫,二指瞬移,三指息屏”等實用技術,廣泛應用于基于白板、大屏、智慧黑板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全程不干擾教師的教學過程,支持教師教學時不再需要切換系統的前提下想用即用。”李水平向《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解釋道。
產品既解決方案
不要只看硬件參數
在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教育裝備該如何轉型?李水平認為,教育裝備轉型必須以促進教育教學效果為前提,打造具有針對性的軟硬件產品一體化應用方案。
“看產品,不要只看參數。目前的教育裝備硬件產品的參數基本同質化,重點應關注產品應用過程中具體解決問題的能力。”李水平說,每款軟硬件產品都應該是一套有針對性地解決方案,支持解決教育工作者管理與教學過程中某個剛性場景或剛性需求。
提及教育數字化核心應用場景,李水平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數字化資源要升級為教學過程應用性資源。過去經常強調教學資源數字化,現在應開始注重教學過程數字化。他舉例說明,如果僅把名校老師的教學課件提供給薄弱學校的老師,實際教學效果不一定好。但如果把名校老師的課堂教學過程分享給薄弱學校的學生,一段時間后學生的學習效果一定會顯現。
二是智能化裝備要升級為智能化應用方案。設備是互聯的,應用是互通的,數據是互動的。不同設備承載的數據,不同企業之間的數據,相互之間要流通,這個需要政府下決心出臺數據應用標準,發布數據標準化接口,才能堅決打破數據孤島,讓數據發揮真正的價值。
鴻合科技現場展示教育信息化產品及方案
《政府采購信息報》記者了解到,鴻合科技在教育裝備服務應用上有諸多創新,比如智慧教學方案,鴻合智能互聯黑板及鴻合智能交互平板具備錄屏記憶功能,可把教師教學過程性資源,包括但不限于教學過程的聲音、圖像、教學板書等自動記憶并實現數字化,形成數字化資源二維碼,教師教學結束后通過掃二維碼,就能把資源留存、分享或者發送給學生再學習。
“從2019年開始,鴻合科技從教育裝備服務向教育服務轉型。”李水平介紹,經過30多年的發展,鴻合科技已經從“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運營服務向“教育信息化軟硬件一體化服務+教師信息化素養提升服務+中小學課后服務”的教育服務業務拓展。鴻合科技將搭乘中國教育數字化的春風,大膽擁抱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元宇宙等最新前沿技術,深度研究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應用方案,創新教育裝備產品與教育服務,賦能教育數字化的發展。
文章來源:《政府采購信息報》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