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視聽網訊】從三四年前開始,中國電視市場就進入了漫長的“寒冬期”,電視產品銷量下跌、價格戰永無止境、產品創新技術難以突破等一系列問題浮現。
從近幾年的電視行業的發展歷史來看,在2016年,持續的價格戰導致整個行業“量漲額跌”;2017年,面板價格上漲又導致液晶電視的生產成本上漲,彩電行業用利潤換取銷量;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4774萬臺,同比僅微增0.5%,零售額下降8.6%。在今年,電視行業市場低迷的慣性還在持續。
PPTV智能電視日前再次開啟了價格戰。其中,40英寸PPTV智能電視只需999元,43英寸PPTV智能電視搶購價為1199元。統計稱,彩電平均價格已經低于3000元。第一季度個別周線上彩電均價已經接近2000元低點,但這樣的降價促銷行為并沒有給業內掀起多大波瀾,依然很難帶動整體市場上行,價格戰在電視行業正在失效。
因為,更大的屏幕、更智能的屏幕、更高端的屏幕正在取代價格戰,成為未來電視市場爭奪的焦點。
有別于傳統液晶電視市場的下滑走勢,高端市場的OLED電視則呈現上行趨勢。
據創維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彩電行業銷量按照周累計口徑是負增長14.4%;而按照奧維云網(AVC)的口徑,電視行業銷售數量負增長25%。但在高端電視產品方面,4K超高清電視同比增長13.1%,65?肌?5吋以上產品分別同比增長62.8%、322.8%。
高端電視增長背后或是OLED的推動。數據顯示,在今年過去的前5個月,OLED電視在中國1萬元以上高端電視市場銷售額占比已經提升至14.9%,其中OLED電視基本霸占了1萬元以上55英寸高端電視市場,占比達80.9%。
近年來,消費升級和政策刺激的雙輪驅動,令OLED電視進一步獲得市場青睞,特別是在全球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電視市場上,OLED電視代替LCD電視趨勢明顯。根據市場調查機構IHS數據,今年一季度全球OLED電視銷量為61.1萬臺,去年同期為47萬臺,同比增長30%,同一期間LCD電視的增長率僅為2%。
據市場調查機構IHS預測,2019年中國OLED電視市場將保持115.5%的增長,成為全球OLED電視增速唯一超過100%的市場。
洪仕斌表示,現階段,對于中國彩電市場來說,傳統液晶顯示創新技術已經見頂,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市場亟須轉型。與傳統的LCD/LED液晶及其衍生品相比,OLED電視屏幕更輕薄、響應時間更短,可視角范圍更大,在移動端、可穿戴設備及VR、AR設備等領域具有明顯優勢。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白為民也認為,OLED技術的出現將促使彩電行業從傳統的價格戰、促銷戰,向著高端化、精品化轉型升級。
洪仕斌表示,2018年,OLED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約為17萬臺,與中國電視年銷售量4500萬-5000萬臺的規模相去甚遠。“隨著上游面板廠商供應量的增加與消費認知的普及,OLED取代液晶電視已成定局,但要做到完全取代仍需時日。”
(編輯:bingji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