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 有“股”有“權”
早在公信會議之前,他便嘗試過類似的“股權激勵”。1994-2003年是電腦行業最輝煌的十年,那時黃華保經營著當時順德最大的電腦公司,光軟件開發就有二十多人。2002年在一位順德人大代表的建議下,他開始涉足做會議表決器,此后一發不可收拾,干脆專門成立了公司做會議系統。通常這時,大部分人一定會選擇“多產業發展”,但技術出身的黃華保認為要干成事就得一心一意,于是毅然選擇了跟之前的公司徹底斷舍離。但當時他經營的電腦公司以及北大青鳥培訓項目正如火如荼,要斷掉這部分業務該如何給員工一個交代呢?黃華保選擇的是把公司包括固定資產、業務資源等一并轉讓給骨干員工,員工沒錢怎么辦?那就給幾年時間等他們掙錢了再還。時至今日,當初的那幾家公司都還在良好運轉,當初接手的員工如今也都成為有身價的老板了。但對于黃華保來說最大的感觸卻在于,所謂老板與員工并非絕對,有“股”有“權”,員工釋放的能量不容小覷。也正因如此,“一定要讓員工尤其是年輕人參與進來”便成為其股改路上一大原則。
把企業打造成共贏的平臺
不光是內部有共享機制,從外部來說,黃華保也希望利用股改來實現公司與外部資源更深入對接,“把企業打造成一個共贏的平臺”。中國大部分的企業最早的股權結構都有硬傷,原因在于創業期的企業往往老板說了算,企業靠老板支撐靠老板決策,這無可厚非,但公司要發展壯大,就必須要讓更多的合作伙伴也嫁接上這趟列車,利益捆綁是關鍵。“要讓合作伙伴與我們并肩作戰,我們與他們并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長遠利益”,因此,未來公信將用股權的方式讓所有的利益相關方都參與進來。這個范圍有多廣呢?可以涵蓋企業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市場營銷全鏈條,甚至包括了周邊應用,企業就好比一個排插,所有資源都能從這里接合。利益捆綁帶來的資源深度整合,足以彌補順德在先進技術、人才以及信息流通方面與北上廣深的差距。
厚積薄發的執著和勇氣
潛心鉆研無線技術,公信不是沒有遇到阻礙。 “無線”在會議系統領域曾經一度是被攻擊的對象:無線不穩定、容易泄密、不可靠。甚至有很多人覺得越是小范圍信息傳遞越要有大型實體設備加持才是安全可靠的象征。然而在專業屏蔽干擾設備或竊聽設備面前,所謂紅外保密卻也不過是偽命題。“無線是必然趨勢”,這是黃華保堅信的一點。他也相信隨著無線技術越來越極致,也一定會像手機支付一樣盡管初期會被人質疑但應用會是日漸的無限廣泛。
傳統的會議系統市場體量有限,單靠會議系統支撐一家上市公司的可能性也不大。黃華保稱,公信的優勢在于技術創新和產品差異化,公信的目標是立足會議系統,聚焦智能,未來結合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延伸出一整套集成管理系統,真正突破行業邊界。
太極文化中“道法術器”,“器”為工具,也就是產品,乃實體企業立足之根本。在老牌制造業重地順德,人們曾以“可怕的順德人”來點贊順德在生產制造業上低調務實、敢為人先的精神品質。而在這片熱土上,在“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商業氛圍中,公信會議,這個潛心以產品技術創新來推動自身及行業發展的企業正釋放著強大的爆發力,這份厚積薄發的執著和勇氣也尤為值得敬佩。畢竟在當年飛利信的表決器鋪滿全中國時,也是這家企業異軍突起,短短幾年時間就將產品做到與進口品牌比肩,甚至直到現在還有人一提到表決器就立刻想到公信。在“無線會議系統”時代,相信公信一定能煥發出絢麗的光彩!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