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過去幾年,由于受經濟大環境等諸多因素影響,LED照明行業面臨著嚴峻的市場“寒冬”。但2017年以來,LED行業開始出現轉機,房地產回暖、市場需求增長等帶動LED產業開始走向回暖。那么,2018年將如何發展?
眾所周知,當前中國的LED顯示屏產業幾乎占據全球總產業的半壁江山,從市場總體量和產業發展成熟各方面來講,中國都是世界LED顯示屏產業的當之無愧的“王者”,然而從我國LED顯示屏產業自身來看,內部存在嚴重的發展不平衡問題,其中最主要的一個現象就是:產業內稱得上“大企業”的總體數量遠遠不夠匹配行業所應該具有的數量,而與之呈明顯對比的是,業內眾多的中小企業......
如何改變這種局面,讓產業發展能夠更加平衡呢?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一下為什么這些中小企業總也做不大,老是面臨著“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一起來看看。
根據專家所說,這種總也不能很好成長的企業,往往其經營者普遍存在“三胡”現象:
第一“胡”:胡弄現象
最典型的企業行為就是:什么賺錢做什么。日常的工作從企業掌舵人到一線員工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弄不好時掌舵人責怪他人,感慨找不到“能人”。
企業越大掌舵人越是“救火隊員”,前兩年還可以偷懶做“甩手掌柜”,近兩年因市場競爭殘酷,錢越來越不好賺,企業掌舵人已變得外表風光、內心恐慌。
企業員工人心思變,鮮少有人關心每天工作結果的好壞與企業目標之間的關系,上下不一條心。
第二“胡”:胡干現象
沒有標準地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問結果,不問目標;干多干少一個樣,所有員工都“唯上”,或者干脆無所謂,干得不愉快就走人;工作過程沒有檢查督辦,沒有總結與幫助,沒有訓練培訓,沒有溝通協調。
第三“胡”:胡說現象
企業掌舵人沒有信念,只有人言,下領導就干,而不是想好再干,隨便決策,隨便承諾,自視甚高,不容易聽取別人意見;
企業大多人浮于事,員工沒有信念、信仰和目標,價值觀混亂。非正式組織所表現出來的屬性特征現象嚴重,即單位里員工不談目標、責任和權利,而更多的是談情感、興趣和愛好。企業的“意見領袖”很多,有些人為了個人私利整天“信口開河”,對組織目標起到嚴重破壞作用。這實際上都是自私的表現,真被問及企業如何經營管理時,“一問三不知,再問就發癡”。
為什么會這樣,是因為往往這種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有效確定目標的能力,具體表現為以下幾種:
1.根本不做計劃,上至老總下到員工每天就憑著慣性找工作,往往是等著“事情來找他”,管理者們到處“救火式”的工作;
2.企業日常也做目標,但目標確定全在領導腦子里,沒有形成書面計劃,領導想到哪就做到哪,下屬完全按領導的指揮行事,企業管理缺乏計劃性,管理粗放,員工都普遍抱怨老板在工作、決策等方面經常性的出現隨意性和盲目性;
3.管理者在進行,目標設定時往往憑感覺、想當然、憑喜好、憑性子,大多數人極少去認真、系統、邏輯的梳理過。
4.每月每周也做計劃,領導也會組織下屬召開會議確定下月、下周或下一個階段,也能像對系統、規范地考慮能做多少銷售額,做多少生產量,開拓多少客戶,給員工培訓多少次……但是很多企業由于管理粗放,在制定崗位職責過程中,很多條款大都是籠統的、定性的、粗略的工作要求,責任沒有細化量化、沒有實施細則、沒有執行標準、沒有檢查考核細則。
中小企業如何打破“魔咒”,慢慢做大自己?秘訣是:成在經營,敗在管理。
現在的中國中小企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最基本的企業管理概念還沒有建立起來,最基本的管理規則還沒有制定出來,員工最起碼的做事方法、步驟還沒有訓練到位……
這也不能怪我們企業的投資人和掌舵人,因為他們也都是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就開辦企業了、開工廠了、當老總了、成老板了。他們更多的關注眼前問題的解決,很少關注問題的長遠、系統、全面的解決;更多的關注企業制度的建設,很少去關注企業管理體系的構建。
這樣的困難不解決,企業的管理效率就很難得到提高,企業要想持續高效的發展也將非常困難,企業的經營業績也不會持續得到提升。這也驗證了一句俗話:企業往往成在經營,敗在管理。
未來,隨著LED顯示屏產業轉型升級的加劇,以及全球化市場的進一步擴展,市場競爭將會愈演愈烈,競爭環境也會越來越復雜。同時,隨著產業的進一步細分化,LED屏企想要獲得長遠發展,除了要盡快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市場環境。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之外,企業管理者們還必須在重視制度規范,建立健全企業管理體系,不斷提升企業管理系統的水平來完善、發展自己。
(編輯:dai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