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據了解,為了促進和鼓勵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多項利好政策。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只需輕點手中的移動終端設備,客廳的窗簾會緩緩閉合,家里的燈光會隨著主人的心情不斷變換,即便是在酷暑的夏季,當你從炎熱的室外走進屋內,空調已經自動打開,并調到了適宜的溫度。這些以往只能在科幻電影中才能見到的場景,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和智能家居的普及,如今正逐漸走入尋常百姓的家中。
日前,美國谷歌公司以32億美元收購智能家居設備商美國雀巢實驗室Nest Lab的消息,再次引發智能家居關注熱潮。有分析人士認為,互聯網公司大舉進入該領域或將加速智能家居的全面普及。盡管智能家居這一概念引入我國時間并不長,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智能家居企業發展迅猛。然而,這些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盡管被打上了智能家居的標簽,但炒作的概念大于實際的效果。 此外,我國相關企業在智能家居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技術研發等方面與國外企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有關專家表示,智能家居是一個需要高度融合的行業,需要產業鏈各方互聯互通、抱團發展、形成合力,發揮集群效應。 此外,各相關企業在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的同時,應注重加強對相關技術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
現狀:國外企業專利優勢明顯 行業發展尚處起步階段
所謂智能家居,是將通信網絡技術與家居生活有關的各種子系統有機地結合到一起,既可以在家庭內部實現信息共享和通信,又可以通過家庭智能網關與家庭外部網絡進行信息交換。近年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曾因價格高昂令人望而卻步的智能家居開始褪去“高富帥”的光環,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中。國際物聯網貿易與應用促進協會近日發布的市場調研數據顯示,2010年至 2012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已經連續3年保持超過20%的增長,其中,2012年的市場規模達到24.9億元,增長率為20.29%。預計到2017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將達到80億元的規模。
巨大的市場前景讓不少國內外企業瞄準這一商機,紛紛在智能家居領域蓄勢發力,這一點從近年來不斷增長的專利申請量即可看出端倪。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電學發明審查部計算機一處審查員李樂在對智能家居領域進行專利文獻檢索時發現,截至2014年1月,涉及智能家居的中國專利申請共 6304件,其中,國內專利申請5689件,占全部申請總量的90.24%,國外來華專利申請615件,占全部申請總量的9.76%。李樂表示,雖然國內專利申請占了絕大部分,但很多是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的研究機構或子公司提交的專利申請。這說明國外公司已經瞄準了中國這個潛在的市場,逐步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專利布局,為下一步全面進入中國市場做鋪墊。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國內企業也不甘落后,但有相當一部分專利申請為實用新型專利,國內申請人在該領域的技術研發水平稍遜于國外申請人。
盡管智能家居這一概念早已提及多年,但要真正從科幻走進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的很多智能設備,不管是智能穿戴設備還是智能家居,大多數都是過渡產品。 智能家居目前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大部分智能家居技術還遠未成熟到可以商業化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智能家居的普及離不開用戶習慣的培養,而現在的智能家居行業的狂歡更像是業內的自娛自樂。
問題:產品質量依然良莠不齊 行業標準亟待統一完善
智能家居的誕生讓人們驚奇地發現,原來家里最普通不過的家居產品也可以如此智能化、人性化。 曾有人預言,智能家居掀起了一場家居產業的革命,并為未來的家居產業指明了道路。 但在現實生活中,智能家居的境遇如何?
目前,國內生產智能家居產品的企業越來越多,但是總體而言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由于智能家居系統涉及面很廣,對控制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在行業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下,近兩年很多傳統企業開始跨界經營,紛紛涉足該領域,加之越來越多的中小規模企業和創業團隊開始在這一新興行業中尋覓發展機遇,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國內市場上的智能家居產品形態不盡相同,且質量良莠不齊。 此外,由于不同類型的智能化產品都存在原先固有技術標準,有些甚至已是成熟的國際標準,導致短時間內智能家居領域存在的技術標準過多,很難形成統一標準。
作為最終的使用者,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的看法如何?大部分消費者認為智能家居產品花哨、價格昂貴、不實用,他們挑選智能家居商品的首選要求是耐用、實惠。對于智能家居產品應如何走進消費者生活中,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外與國內住房結構和大小有一定的區別,所以就造成了很多商品不能通用的現象,如自動調節光線、自動關燈等家居產品大都適用于小戶型住房。而目前智能家居還有賴于智能社區的構建,因為很多智能家居需要搭載智能社區服務平臺才可以使用,這也是目前國內智能家居商品遇到的問題之一。
出路:深度融合發揮集群效應 加強研發提高競爭優勢
自智能家居這一概念進入中國以來,至今已有近10年時間,但市場占有率仍偏低的現狀著實發人深思。然而,在南京物聯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朱俊崗看來,這是智能家居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短暫陣痛期,對于智能家居在國內的發展前景,他依然信心十足。野市場潛力越大,前期培育期越長。物聯網擁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現在的互聯網只是為物聯網服務的其中一部分。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國市場正處于打基礎的準備階段。
據了解,為了促進和鼓勵智能家居產業的發展,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多項利好政策。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把智能家居列入9個重點示范應用工程。去年12月,我國4G牌照的發放,大幅提升了網絡速度,這也為依靠互聯網和移動物聯網的智能家居帶來了便利。目前,由智能家居領域幾家大型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已于2012年初成立。 聯盟一方面推廣智能家居普及,讓民眾接受、了解智能家居;另一方面, 聯盟還致力于服務整個行業,融合產業內各行業標準,行業標準難以統一的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據了解,目前智能家居涉及的領域包括安防、電器、物聯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很多企業都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產業格局也呈現出小而散的局面,而智能家居又是一個需要上下游高度融合的產業,因此,如何發揮集群效應是我國智能家居產業今后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有專家建議,一方面智能家居企業應加強各方聯動,依靠企業抱團發展,形成產業集群,實現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智能家居企業還應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智能家居產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改變發展模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常態化發展之路。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