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在未來的發展中,LED大屏技術在點距和成本兩個方面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前者將使得這種以往主要用于室外的顯示產品,更多的進入室內顯示市場,與傳統拼接墻、投影系統競爭市場份額。后者則會顯著提升LED大屏的應用市場規模和市場競爭力。大屏行業企業也將涌現出更多的集成傳統拼接墻系統和LED大屏方案的廠商,展開多層次、多元化技術的競爭,謀求以更多的產品手段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第三單體大型顯示單元的應用。在平板技術成熟之前,直接制造60英寸以上的顯示器,只能依賴于背投或者正投影技術。但是,投影產品具有維護性差、工程應用占據更多的空間、亮度和色彩效果指標不及直接顯示系統的缺陷。這使得獨立的大型單元顯示產品,并沒有成為背投應用的主要趨勢。
但是,隨著平板技術的進步,制造100英寸以下的單體顯示器的工業化能力正在快速增強。甚至類似于夏普十代線這類液晶面板生產線,已經將主要產品定位成60英寸及以上尺寸的產品。這類顯示產品,不僅日益豐富著普通民用彩電市場的產品線,也在改變著大屏行業的應用習慣。
以大型化和高像素密度化為代表的液晶顯示器技術,依然會是未來數年之內大屏顯示和商用顯示市場的主流技術發展方向。超大的單元顯示器,如何在傳統大屏工程和新興市場需求中扮演重要角色,傳統大屏企業如何應對這種新的產品應用和新應用下的新市場的形成將是大屏行業在未來數年之內需要回答的緊迫問題,尤其將是傳統大屏廠商必須回答的戰略性市場問題之一。
第四DLP背投技術向新光源演進。以激光光源和LED光源為代表的新光源技術,正在使得傳統的DLP拼接市場脫胎換骨。
一方面,新的固態長效光源,使得DLP拼接墻,甚至前投影系統的維護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時,更高效的光源系統也減少了系統的熱損耗,有利于延長系統壽命、提升工作穩定性和降低能耗,并使得投影顯示在色彩效果上更為出眾。這些新光源技術帶來的優勢,有利于DLP拼接墻與包括等離子、液晶或者LED大屏在內的顯示技術的市場競爭。
但是,事情的另一面卻對DLP拼接墻企業不利:由于采用新光源技術,DLP拼接墻企業將喪失部分“維護性”經營收益?蛻舨辉谛枰l繁更換燈具,以及拆箱維護,使得DLP拼接企業必須正視,這部分營收的流失。雖然,短期看DLP企業可以采用“高價位”的方式彌補這項收益損失,但是這不會是長久之計。新光源技術,會使得同等銷量下,DLP拼接墻市場的利潤和營收規?s小。這一點的影響力在未來數年內將持續發酵。尤其是隨著更多的中小從業者掌控這項技術之后,新光源帶給DLP拼接產業的轉折效應才會真的顯現。
對于DLP行業的從業企業,長期戰略,不應該建立在“以新光源產品的高價格彌補后期維護性營收減少”的策略之上;相反的,DLP大屏企業應當以新技術的優勢為基點,拓寬產品的銷售市場范疇,通過市場應用規模的增加,實現企業和產業規模的成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LED、激光等新光源技術的市場價值,并獲得長期的、可持續的企業成長收益。
第五OLED顯示技術的未來憧憬。自2012年以來,oled顯示技術大型化的發展趨勢開始加速。三星和LG都公布了自己的高世代線量產計劃。雖然二者在推進該技術產品的大型化應用上并不一帆風順,但是業界對液晶顯示技術向OLED顯示技術的演進卻持有異常一致的觀點。
值得指出的是,OLED顯示技術大型化的主要推動者,三星和LG都是液晶拼接墻產業的上游核心企業,同時LG還是PDP拼接產品上游面板供應商。而從產品的技術形態看,OLED顯示面板是全固態顯示,其在實現窄邊化和可拼接性方面,要顯著優于LCD技術,同時不落后、甚至優于PDP技術。分析認為,平板拼接墻市場的未來一定屬于OLED顯示技術。
在過去五年,大屏行業發生的最深刻的變化莫過于“新技術”的全面崛起。而這種變化會至少在未來五年,甚至十年之內仍然是行業發展的關鍵規律。
第一,液晶拼接和單體大屏顯示器的出現。相對于傳統的CRT拼接、邊緣融合系統和DLP拼接產品,液晶拼接和大尺寸顯示單元最大的特點莫過于:基于液晶技術的大屏產品是真正的“工業化應用”的產品。
傳統的大屏幕拼接產品的代表是DLP單元。DLP拼接產業,長期以來存在著為數眾多的參與者。導致這一局面的原因有市場和客戶需求層面的,但更有產業制造格局層面的。本質上,DLP拼接單元是一種實驗化制造技術下的產品。在制造、加工過程中,保持需求的產品品質和穩定程度的前提下,實現快速的產能復制需要的內控性指標異常的高。DLP拼接產品的市場特點是產業的規;α坎蛔,從上游的DMD芯片、到中游的光機、到下游的顯示單元的市場供應能力、企業的單體產能、產業的產能快速復制能力都明顯不足。
同時,由于這個行業的寬度并不大、產業需求規模始終有限,也導致了DLP拼接的從業企業并沒有動力在產能上實現大規模的躍進,也就沒有建立起來適合大規模產能復制的工業化DLP拼接產業管控體系和技術規范。
與DLP拼接類似,早期的PDP等離子拼接產品也是基于“實驗性”生產線的產物。在自身產能和產能復制能力上也沒能實現全面的工業化水平。這也是導致同為平板拼接,等離子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