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數字家庭就是通過智能中控把門禁、影音系統、燈光控制及植物定時噴灑水系統等集中控制的系統平臺。數字家庭實現了自動化,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近幾年來,數字家庭產業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有關部委的推動下,在廣東等部分地區創建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范產業基地,開展試點探索,獲得較大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產業前景。數字家庭從實現家庭內部的互聯互通,到實現家庭與社區、社會的互聯互通,將孤立的“小家庭”融入“大社會”。
數字家庭的概念最早源于上世紀90年代。1984年,美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棟智能建筑后,一些在技術上處于領先的國家率先提出了智能家居方案,并且在美國、法國、日本得到應用。在我國,數字家庭發展由來已久,但真正興起,歸功于近年來,三網融合、物聯網等新市場的快速啟動,促進了通訊、消費電子、內容的融合,為我國數字家庭的發展開啟了新的軌道。
數字家庭中的智能操控
通過智能手機或是IPAD就可以操控客廳內的植物墻壁自動調節濕度,根據需要通過噴淋系統向植物灑水。擺在門口的PAD屏成了整個屋內科技控制的中樞,在PDA屏上根據需要可打開客廳、臥室以及廚衛內的燈光、電視、空調及淋浴設施。數字家庭讓家更安全、科技讓家庭更舒服、科技讓家更快樂、科技讓家更綠色。通過多業務平臺數字家庭系統的建設,搭建起家庭與社會溝通的橋梁,提升信息惠民能力,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與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智能門禁系統通過手指伸進識別系統或者人在面部掃描系統前一站,經過準確識別后就能自動打開房門,門口的指紋識別系統及面部掃描系統讓人免除忘記鑰匙的煩惱。市民通過智能電視可以接收到公共服務信息,在家就能了解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廚房內的物聯網廚電可實行遠程控制,就算人不在廚房,也可用PDA或手機控制燃氣灶具、風機,實現打火開機、關機、工作狀態查看環節。而智能冰箱不但起到冷凍、冷藏食品的作用,還可以通過物聯網查看附近超市內自己需要的食品。智能冰箱可根據里面的食品搭配出菜譜,并對食品的保質期進行實時監控。”
Wi-Fi占據數字家庭主導地位
在早期的數字家庭發展過程中,主要的表現形式主要是通過有線的方式來實現家庭內部網絡的連接與傳輸,以簡單的內容共享為目的。但這一方式存在明顯的弊端,網絡復雜、設備與業務形態單一、整體部署成本偏高,使數字家庭的推廣與普及陷入僵局。
從目前來看,數字家庭的發展正呈現出網絡化、共享化、智能化、協同化與遠程化五大特征。這一特征的顯現源自于當前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尤其在移動互聯網浪潮推動下,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普及,加速了這一趨勢。
從技術上來看,有線與無線并存仍是數字家庭網絡部署的主要形式。隨著家庭用戶對帶寬需求的逐年增加,FTTx已經成為主要的接入手段,而以EPON與GPON為主導的基礎技術得以成熟,并開始規模部署。同時,由于數據流量的激增,10G PON技術也得以發展,并有望在明年規模商用。而在無線領域,3G、Wi-Fi已經成為運營商移動網絡的核心存在。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