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能夠通過一個產品引起一個產業的崛起和衰落,這樣的效應,相信非蘋果莫屬!
2001年,蘋果推出iPod,給整個隨身聽行業帶去震撼;2007年,蘋果發布iPhone,給整個手機行業帶去震動;2010年,蘋果首發iPad,正式成為平板電腦行業的“輿論領袖”……作為世界知名IT巨頭,蘋果每次新品發布必然會帶來一連串的反應,其“蘋果效應”的最直觀的收益就是帶動各行業產品銷售的熱潮。是的,蘋果就是有這么大的魔力,夸張到連一條新聞資訊只要含有蘋果兩個字,點擊率都會蹭蹭往上升。
眼下,我們的視聽行業也開始在“蘋果”上大做文章,跟隨小編看看都有哪些產品“勾搭”上蘋果了吧!
“蘋果電視”或將“蘋果效應”發揮到極致
除了iPod、iPhone、iPad等硬件潮牌,蘋果的下一站會是什么?近日全球上市銷售的官方版《喬布斯傳》(Steve Jobs)披露了喬布斯的構想。據預計,蘋果電視很可能由Siri語音服務來充當遙控器,2012年底或公布該產品而于2013年上市。如果說蘋果電視僅僅是一個莫須有的猜想,它都足以讓整個視聽行業騷動起來,顯而易見它絕不是猜想,于是一個還未出世的產品開始激起大眾近乎瘋狂的興趣和期待,這恐怕也只有蘋果才能做到。
對于在音樂播放器iPod、智能手機iPhone和平板電腦iPad三大領域掌握的全球產品定義權并改變了行業格局的蘋果來說,其本來擁有的成熟的iOS平臺和APP store的幾十萬應用軟件組成的生態鏈,延伸到智能電視領域會不會也將再次重新定義一個行業?我們不得而知,但蘋果的殺入,顯然讓此前在平板電視業務上已經持續8年虧損的索尼,以及依靠垂直產業鏈整合在液晶電視領域占據全球前兩位的三星電子和LG電子,都勢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前幾年蘋果推出的名為Apple TV的機頂盒,其僅僅是試水就曾經引起一片驚呼,而如今蘋果的智能電視整機即將面世,這讓整體利潤普遍不高、多年來技術升級相對緩慢的電視行業面臨真實的沖擊。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的研究報告,雖然2011年全球液晶電視增幅大幅下降,但是全年液晶電視產業的銷售額依然將保持在1200億美元,而三星、LG、索尼、夏普和松下依然保持出貨額的前五位,其占有率總和超過50%,而這一格局已經保持了近5年時間,中間只有LG、索尼和夏普彼此間的排位變化。
顯然在蘋果殺入智能電視前,全球電視行業依然是日韓品牌主導,而韓國品牌后來居上,中國品牌在本土市場占據優勢的市場格局。而從技術上更多的是從CRT向液晶、等離子,從CCFL背光向LED背光,從2D向3D技術的升級。
一位彩電廠商的老總曾經如此表示,在電視產業鏈上利潤都被兩頭賺走了,上游的康寧等處于壟斷的玻璃基板工廠,以及下游的國美、沃爾瑪等超級終端,而中間的面板和整機廠商則普遍利潤低下。
蘋果依靠完整的iOS生態系統和強大的品牌拉力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領域將產業鏈上利潤最大的部分劃到了自己賬下,如果在智能電視領域其能復制這一模式,電視行業將出現真正的高端品牌。而三星、索尼本來的高端市場地位將動搖,其受到的沖擊將首當其沖,彩電行業多年來日韓品牌主導的局面有望被打破。
更有彩電巨頭指出,蘋果殺入此前被看作毫無利潤和技術含量可言的電視領域,意味著這一行業將獲得新的增長機會,與iPad為PC廠商的突圍也找到一條出路類似。
當然電視業務對于三星和索尼等日韓品牌來說,也是重要的收入來源,其也不會放棄這一產業的主導權,三星、索尼可能會與谷歌的Android或者微軟的Windows平臺合作,智能手機領域三種操作平臺并立的局面也可能在智能電視領域出現。
然而對于國內彩電市場,由于之前就是擁有渠道優勢的本土品牌占有優勢,而且其對中國的廣電內容監管政策更加適應,因此未來蘋果如果不與擁有內容播控權的廣電合作,其開發的智能電視將很難落地,因此其對中國彩電品牌的沖擊并不直接。
不管怎樣,“蘋果電視”即將面世的這樣一個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已足以成為掀起電視行業新革命的信號。假如“蘋果”真的如期推出電視,那將是“蘋果”的盛宴、觀眾的盛宴、影視內容制作人的盛宴;也將是電視臺和有線電視網絡的噩夢、傳統電視制造商的噩夢。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