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廈門的KTV經營者最近比較煩。3年前,他們被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簡稱音集協)告上法院,索要版權侵權費。后來,他們繳納了使用費后,取得了正版歌曲播放權。沒想到的是,近日,38家KTV經營者又因為歌曲版權問題被告了,這次出面向他們索賠的是福州的一家代理公司。
廈門38家KTV被起訴
有意思的是,音集協這次主動為KTV經營者聘請律師打官司。盡管如此,KTV經營者還是很不爽。不斷冒出來的“婆婆”讓他們有種當“小媳婦”的感覺。
【回顧】
音集協掀起訴訟大戰,免費大餐三年前結束
自從卡拉OK成為全民愛好,KTV也應運而生,從早期的搬臺電視、扯幾根電線、放幾段歌曲,到現在的豪華包廂、環繞音響、燈光效果。雖然硬件在升級,但經營者的成本開支中從來都沒有歌曲版權使用費,即便20年前就已經頒布了《著作權法》,但KTV經營者們依然在享用免費大餐,直到2008年成立中國音像著作權集體管理協會。
那一年,音集協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訴訟大戰,目標直指KTV的歌曲版權使用費。
在音集協看來,這場訴訟大戰不可避免。音集協成立的宗旨就是,希望通過交納使用費的方式維護權利人利益。而當時,卡拉OK、KTV經營者的觀望情緒濃重,免費大餐誰會輕易放棄?
從2008年10月開始,音集協對北京地區的百家KTV提起了侵權之訴。如今這批案子已經審結,有44家KTV被判侵權,總判賠額逾300萬元。
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簡稱音著協)也不甘人后,積極參與到版權訴訟中。
這場訴訟大戰迅速燒遍大江南北,很快就燒到了廈門。2009年,廈門的8家KTV被音著協和北京天語同聲公司告上法院,每首歌索賠1萬元。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