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CD和DLP技術進入小型投影市場, 如今的便攜式投影機已經“身輕如燕”了。A4紙張一般的大小,不到3、4千克的重量,可方便地揣在公文包里,輕松播放文檔,幫助用戶與客戶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
【中國數字視聽網訊】 隨著LCD和DLP技術進入小型投影市場, 如今的便攜式投影機已經“身輕如燕”了。A4紙張一般的大小,不到3、4千克的重量,可方便地揣在公文包里,輕松播放文檔,幫助用戶與客戶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
投影機體積縮小的同時亮度也在不斷的提高。更亮、更輕巧、更清晰是便攜式投影機永遠追求的目標。
投影機“炙手可熱”
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中國的投影機銷量為7000臺,而到1998年,銷售量則超過了14,000臺。雖然國內的投影機市場年銷售量只是美國市場的幾個百分點,但我們的增長速度已超過100%,是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不可比擬的,中國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
隨著小型液晶板投入使用、DLP技術的應用使投影機越來越小、光路設計的改進和液晶板成品率提高等,一系列技術的日臻成熟使得投影機的性價比大大提高,原先十幾萬元的產品今天四、五萬元就可以買到,而且性能更好。
導致投影機火爆的另一個原因是近年來國人對投影機認知程度的提高。最先意識到投影機價值的恐怕是商業用戶,在頻繁的會議講解、巡回展示和促銷活動中,投影機聲、圖、文并茂的效果是任何傳統手段都無法企及的。
政府機構、事業單位、科研教育領域對于投影機這種昂貴而復雜的設備也逐漸放開了原有的謹慎態度。到國內南方沿海的一些城市走走會意外地發現,許多看上去普通的中學,投影機已經成為教室中配備的教學設備。在一些大專院校中,以往 電化教室”的閉路電視正逐步被計算機網絡和投影設備所取代?梢钥隙ǖ卣f,投影機將會被越來越多的行業、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同和接收。
家庭投影機也已列入一些廠商的發展戰略之中。這些產品計劃價格2萬元左右,接近于現在的背投電視,但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大的使用靈活性。這種投影機為了降低成本會犧牲一些性能,但SVGA分辨率和600ANSI流明的亮度可以很好地滿足家庭用戶的各種需求。與性能相比,家庭用戶更看重易用性和功能。家庭市場似乎有望成為投影機市場的一個新的增長點。
LCD與DLP
談到投影機,自然要談到LCD與DLP這兩種技術。LCD的核心部件是液晶板,目前主要由日本的一些公司提供; DLP中的關鍵芯片-DMD,依然由德州儀器一家控制,雖然有其它廠商宣稱可以生產,但根本無法實現批量供貨,而德州儀器的產量也很有限,能夠得到DMD芯片的投影機廠商屈指可數。因此,日本廠商大都采用LCD技術,歐美廠商可采用LCD 和DLP兩種技術。
雖然LCD技術應用于投影機已經有一段歷史了,但是仍然很有發展潛力,諳熟LCD技術的日本廠商面對DLP的威脅正不斷改進技術、提高性能、推陳出新。 而DLP作為一種嶄新的技術,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LCD與DLP兩大陣營正處于激烈的競爭中,誰的產品、技術更好,目前沒有明確的答案,但可以肯定地說,采用DLP的投影機產生的畫面對比度較高,光路系統設計得更緊湊,因而在體積、重量方面占優勢;而LCD在亮度均勻性、色彩及細節的表現上是強項。兩種技術各具特點、難分仲伯,將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共存,除非一方在技術或在市場策略上有所突破,才有望打破這種平衡,占據主導地位。
技術的進步
LCD技術的一個先天不足就是亮度損失問題。由于液晶板上覆蓋有柵格,會阻擋光線透過,高分辨率時問題尤其嚴重,甚至會有60%的光線由此損失掉,嚴重影響了LCD投影機的亮度表現。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技術上采用了微透鏡技術,在每一個柵格后面放置了一個微型透鏡以補償光線損失,這樣顯著的提高了光透過效率,使得亮度輸出可以超過1000ANSI流明。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