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三網融合正式推進的整體框架下,我國的數字電視與IPTV齊頭并進,呈現出良好的競合態勢。數字電視在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的推動下,整體進入后整轉時代,互動業務和高清電視成為其發展的核心;IPTV則由于“雙向準入”政策的批準迎來了良好的契機,在業務種類、用戶體驗、運營模式乃至ARPU值成長空間方面體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三網融合所促成的政策、資本、技術的扭合給數字電視和IPTV的未來發展帶來較大的想象空間。
【摘要】
2010年在三網融合正式推進的整體框架下,我國的數字電視與IPTV齊頭并進,呈現出良好的競合態勢。數字電視在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的推動下,整體進入后整轉時代,互動業務和高清電視成為其發展的核心;IPTV則由于“雙向準入”政策的批準迎來了良好的契機,在業務種類、用戶體驗、運營模式乃至ARPU值成長空間方面體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三網融合所促成的政策、資本、技術的扭合給數字電視和IPTV的未來發展帶來較大的想象空間。
【關鍵詞】數字電視 IPTV 三網融合 雙向準入
2010年中國數字電視與IPTV在三網融合正式推進的整體框架下,呈現出蓬勃的競合態勢。一方面,數字電視與IPTV繼續保持快速的發展,在用戶數量、網絡改造、市場占有率方面均有新的表現;另一方面,數字電視與IPTV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尤其是隨著三網融合試點方案及試點城市(地區)的正式出臺,二者將在內容、服務、渠道方面面臨更為直接的碰撞。而這種競爭也在一定程度上敦促更為優化的全方位數字服務時代的到來。
這一年,宏觀政策的確定與推行為數字電視與IPTV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數字電視在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的推動下,整體進入后整轉時代,互動業務和高清電視成為其發展的核心;IPTV則由于“雙向準入”政策的批準迎來了最好的契機,在業務種類、用戶體驗、運營模式乃至ARPU值成長空間方面體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梢哉f,三網融合所促成的政策、資本、技術的扭合給數字電視和IPTV的未來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想象空間。
一、三網融合推動數字電視和IPTV前行
三網融合在中國經歷了近十年的孕育期,終于在2010年塵埃落定。融合方案前后的反復修改,2010年上半年的突然加速,折射出產業環境的快速成熟和緊迫需求。
2010年1月12日,國務院頒布《推進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國發2010 5號)。1月1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的三網融合工作,會議提出了推進三網融合的階段性目標:2010年至2012年重點開展廣電和電信業務雙向進入試點,探索形成保障三網融合規范有序開展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2013年至2015年,總結推廣試點經驗,全面實現三網融合發展,普及應用融合業務,基本形成適度競爭的網絡產業格局,基本建立適應三網融合的體制機制和職責清晰、協調順暢、決策科學、管理高效的新型監管體系。2010年6月6日,三網融合試點方案通過;2010年7月1日,國務院公布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名單,北京、大連、哈爾濱、上海等十二個城市獲選……中國三網融合開始加速前進。
三網融合本質上是一場源自技術的革命,同時又涉及到體制改革、文化振興、經濟結構等多個層面的改革與調整。三網融合對于實現三網互聯互通、資源共享,
為用戶提供語音、數據和廣播電視等多種服務,對于促進信息和文化產業發展,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的生產、生活服務需求,拉動國內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三網融合與數字電視和IPTV的發展有著緊密的聯系,無論在政策扶持、技術提升、服務拓展還是資源調取各方面將給予二者有力的保障,其對于數字電視和IPTV的推動、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加快基礎網絡改造
基礎網絡既是三網融合的技術起點,也是數字電視和IPTV開展服務的物質前提。三網融合的推進將強有力的帶動有線電視網絡的數字化和雙向化升級改造,提高業務承載和支撐能力。同時也會加快電信寬帶網絡建設,推進城鎮光纖到戶,擴大農村地區寬帶覆蓋范圍等。尤其是三網融合的進程會充分利用現有信息基礎設施,在推進網絡統籌規劃和共建共享方面使數字電視和IPTV雙雙受益。
推動廣電、電信的雙向準入
三網融合是三網趨向和諧發展的過程,其長遠前景是廣電網和電信網互通互聯,業務應用上互相滲透和交叉,最終將是行業監管政策和監管架構上的融合。1999年,國務院82號文出臺,明確規定電信部門不得從事廣播電視業務,廣播電視部門不得從事通信業務。如今,三網融合的雙向準入政策以國家意志的方式打破了廣電與電信之間存在多年的政策壁壘。這條紅線的擦除意味著廣電與電信之間將展開當面的競爭,數字電視與IPTV的業務可以互相進入,加強合作,優勢互補,這將有力促進業務類型創新和內容產業創新。格蘭研究《中國三網融合報告》 認為,從長遠來看,三網融合方案的實施將對有線網絡業務運營產生積極影響,促進有線電視行業經營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時競爭也將產生鯰魚效益,促進廣電網絡積極改善自身體質、探索新業態的發展。
強化網絡安全管理
隨著用戶數量極大的膨脹、信息量海量的增長,三網融合在帶來網絡價值增長的同時,內容安全帶來的影響也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而三網融合的結果不僅是能夠提供良好的話音業務、音視頻業務和數據業務,同時還要給這些業務加上必要的安全保障。當前,數字電視與IPTV都已開展了互聯網服務,包括瀏覽網頁、使用電子郵箱、網上支付等功能也都轉移到電視屏幕上進行,這就對網絡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數字電視和IPTV在開展業務過程中都不能忽視和繞過的問題,因而,三網融合對于網絡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視惠及二者,為其內容安全和用戶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加強政策協調與扶持
在我國,廣電與電信部門之間的利益之爭由來已久,三網融合從一定程度來說也是平衡內部利益、減少內耗的有效舉措。在《三網融合試點工作方案》(一稿、二稿)出臺之前,廣電總局與工信部各自制定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條文,僅在2010年,廣電總局就頒布兩個規范、一個通知,而工信部頒布兩個意見 。而從國家利益層面來講,不能通過犧牲一方的利益成全另一方的利益,推動三網融合,“意味著國家把三大產業發展任務交給工業和信息化部、廣電總局等行政管理部門,需要調配資源就調配資源,需要必要調整就必要調整,核心是完成"三大產業"發展任務” 。所以,三網融合政策的出臺表明國家希望協調廣電與電信部門之間的關系,同時在政策上對雙方都加以扶持,正視既有利益格局的阻力,做出妥善的利益協調,強調從大局出發,統一認識和觀念,這對于數字電視產業和IPTV產業來講,是一種非常務實的態度和立場。
總體來說,三網融合的切實推動將會從技術支持到資源調用等各個方面對數字電視和IPTV產生有益的影響。而數字電視和IPTV所歸屬的兩大部門也應具有高瞻遠矚的視野,抓住機遇,通過良性競爭加快改造步伐。
二、2010年數字電視與IPTV發展概況
按照國家廣電總局制定的《我國有線電視向數字化過渡時間表》,到2010年,中部地區縣級城市、西部地區大部分縣以上城市的有線電視基本完成向數字化過渡。根據《廣播影視科技“十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規劃》的要求,2010年將全面實現數字廣播電視,無論如何,2010對于中國數字電視來說是特殊的節點之年。
中國的IPTV產業也是一年一個變化,2008年為拐點之年,2009年是圖變之年,2010年隨著政策層面的逐步放開,網絡體制與文化體制改革的深入,產業格局正在醞釀一次全面的破局。沒有了以往政策體制的打壓,IPTV破局的關鍵是自我突破,加強內容與業務的全方位創新,充分挖掘自身的商業價值。
(一)數字電視發展概況
格蘭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10月底,我國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總量達到8307.5萬戶,數字化率達到47.75%(有線電視用戶基數為17398萬戶)。應該說,2010年數字電視用戶量進入迅速擴張期。平均每季度都新增600余萬戶,為2002年有線數字化啟動以來發展最為迅猛的時期(見圖1—1)。
2010年我國數字電視用戶增長圖
格蘭研究的調查數據還顯示:目前,雖然我國80%以上的地級城市已開始啟動有線數字化整體轉換,但尚有56.23%的有線電視用戶未進行整轉,這些用戶主要集中在縣級市及少部分地級市。從全國情況看,2010年有線數字化的工作重點已開始逐漸從地級市向縣級市轉移。格蘭研究預計,2010年至2015年,我國有線數字電視的用戶規模將以5.6%的年平均增長率快速發展,2015年有線數字電視用戶的總規模將超過2.3億,新增用戶主要來自于數字電視整體轉換中挖掘出來的黑戶及新建小區用戶。另一家媒體機構群邑預計2011年數字電視將超過1億戶大關,達到1.15億 。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