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會議頻道精裝上線,新視角,新視界!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平板電視 > 綜述 > 正文
快速搜索:

大象無緣華爾茲后長虹離子屏欲借3D翻身

2011年05月09日 10:41   來源:中國經濟與信息化   字體【

被看做彩電行業的“異類”、豪賭離子屏的長虹,能否借3D等離子屏量產的時機“咸魚翻身”?

“要說企業戰略,可以寫厚厚一本書,也可用一頁紙概括,其實落到最后也就兩個字:選擇。”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如是說。上馬3D等離子屏正是趙勇現在為長虹做出的又一個重大選擇。

崇尚技術治企的趙勇7年前做出上馬等離子屏生產線的決定,希望借此可以“讓長虹這頭大象起舞,甚至跳華爾茲”。然而,后來等離子屏不僅沒讓長虹“舞”起來,反而帶來沉重的庫存包袱。如今,趙勇又決定上馬3D等離子項目,這種“瘋狂”被看作是他欲抓住3D電視這根救命稻草的悲壯自救。

4月25日,長虹3D等離子生產線實現全面量產。3D電視的普及能否讓長虹“咸魚翻身”?已到知天命之年的趙勇能否帶領長虹走出泥潭?

長虹“翻身”的機會?

自從趙勇決定把等離子電視作為長虹的核心業務,長虹電視就一步步陷入被邊緣化的尷尬境地。這其實是等離子與液晶在市場中較量的結果。

數據顯示,2005年,中國市場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的市場占有率之比是3∶7。而到第二年,等離子電視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已不及液晶的1/10。2010年,等離子電視市場占有率繼續下滑,僅剩4%,液晶電視則上升到88%。面對液晶對等離子市場份額的鯨吞虎掠,長虹卻堅持特立獨行。這似乎與趙勇的個性頗為吻合。

外表看上去書生氣頗濃的趙勇,其實個性十分強硬。2004年,在等離子與液晶面板前景均不明朗之際,趙勇力排眾議,堅持上馬等離子生產線。如今,等離子電視市場份額被液晶電視吞噬得所剩無幾,長虹等離子電視銷路未能有效打開,庫存快速增加。

“長虹需要與國內各大彩電廠家合作,形成產業鏈協同,才會降低生產成本,盡快產生規模效益,也就能早一點實現盈利。”家電產業問題專家、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說。

實際上,長虹也的確是這么做的。長虹新聞發言人劉海中告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上馬等離子屏項目過程中,長虹給國內的創維、TCL、康佳等同行企業,都提供了等離子屏的樣品。但是,除了TCL對此表現熱心,并于2010年派人親自到綿陽與長虹洽談訂購以外,其他企業并未有所行動。

“其他企業都在生產液晶電視,這種產品結構難以更改,導致長虹的等離子屏庫存偏高,甚至至今達到了上百萬臺的庫存。”長虹內部某銷售人員透露。

趙勇一直在尋找等離子翻身的機會,希望長虹成為等離子領域里的一枝獨秀。而現在3D電視的迅速普及,顯然就是趙勇需要的機會——等離子有著刷新率高、尺寸大、高對比度、高色彩以及動態清晰度較高等優勢,為顯示3D畫面提供了較佳的平臺,于是,長虹改造等離子生產線的工作悄然啟動。

4月25日,長虹3D等離子屏正式實現量產。在生產線車間內,全國50多家媒體記者圍著全面量產的3D等離子屏生產線忙碌拍攝,絲毫不吝嗇相機內存。使媒體們感到遺憾的是,一手締造長虹等離子生產線的趙勇卻并不在場,或許當時的他內心五味雜陳,并不是喜憂二字能簡單涵蓋的。

“3D電視的普及趨勢,確實給國內生產等離子屏的企業帶來巨大的機會。”奧維咨詢(AVC)平板顯示中心總監彭健鋒說。據奧維咨詢預測,2011年,平板電視國內零售量將達到4106萬臺,其中液晶電視國內零售量將達到3816萬臺,而等離子電視市場的零售規模有望突破290萬臺,行業成長率超過31%,而同期液晶電視的增長率只有14%。這是5年來國內等離子電視的行業增長率首次超過液晶電視。

終于,趙勇以及長虹在暗夜中看到了一絲曙光,為此,長虹特意選擇在五一前實現3D等離子生產線的全面量產。目前,該生產線的產品為42英寸以上的高清和全高清3D等離子顯示屏,單日產能實現0.6萬片。

“3D電視產業化為長虹的等離子項目提供了一個翻身的機會,但是,最后是否能翻身,還要看在市場中企業自身的操作。”羅清啟說。

上一頁12下一頁
本文導航
[松下]TH-42S10C
[松下]TH-42S10C
價格:6999元
[三星]PS42B350B1XXZ
[三星]PS42B350B1XXZ
價格:5999元
[三星]PS50B350B1XXZ
[三星]PS50B350B1XXZ
價格:8999元
[松下]TH-42PV8C
[松下]TH-42PV8C
價格:8300元
[松下]TH-46S10C
[松下]TH-46S10C
價格:9199元
返回首頁      發給朋友
aopen
NEC 2012巡展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