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標準進展順利、上海衛視春晚3D試水、3D電視春節熱銷、索尼3D電視頻道正式上線……春節期間,3D電視一系列利好消息接踵而來,再次掀起了一股3D熱潮,將人們的眼球吸引到了3D電視產業上。
3D電視產業的突破與瓶頸
2010年,是3D電視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隨著索尼、三星、TCL、海信等大批國內外彩電廠商紛紛推出3D電視產品,3D電視實現了從概念產品到走入尋常百姓家的巨大飛躍。
截至2010年12月初,國內批量上市的3D電視已超過30款,產品覆蓋各大城市,產品價格也大幅下調,從幾萬、十幾萬降至目前的2萬元甚至萬元以內。同時,由于TCL在亞運期間成功實現了對亞運部分賽事的3D實拍與轉播,而國內多個一線城市也積極籌建3D電視頻道,這些3D內容上的突破也極大提升了消費者信心。奧維咨詢統計數據顯示,到去年11月份底,3D電視的零售額滲透率已達5.4%,成為去年彩電市場的一個奇跡。
2D到3D的巨大變革,蘊含了巨大商機。進入2011年,行業對3D電視產業的市場前景充滿了樂觀。據中國電子商會最新預測,2011年3D電視銷售額比重可達30%以上;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預計2014年3D電視全球銷量將達4290萬臺。有專家稱,3D電視將是家電行業的下一座大金礦。
但相對業內人士的普遍樂觀,也有不少行業專家認為,3D電視產業雖然取得可貴突破,但制約產業發展瓶頸仍然不少,發展道路仍然任重道遠。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指出,3D節目匱乏就是一個嚴重制約3D產業發展的瓶頸。由于3D節目拍攝技術難度大、制作和傳輸價格昂貴,3D片源盡管有所增多,但數量還明顯不足。此外,行業標準制訂滯后也困擾了3D電視發展,導致行業發展混亂無序,由此產生的一個嚴重后果就是,在行業發展之初,3D產業就出現了主動快門式與被動偏光式的制式之爭,不僅分散企業精力,浪費社會資源,還影響了產業的健康發展。
因此,3D電視產業雖然是一座大金山,但全球彩電巨頭要把其變成自己可以任意開采金礦,還需不懈努力。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