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至,很多朋友想給家中添置電器,有的人就選擇了音響設備,用一套好音響聽著喜氣洋洋的音樂,很容易就能夠烘托出過年的氣氛,在音響中,功放擔任信號放大的功能,由于他不做換能工作,因此就電器設計理論而言,功放不需要高深的技術,而且他的制造生產設備可以最簡單,測試調校儀器的需求也是最普通。當然,設計是一回事,制造又是一回事,音色的優劣又是一回事。功放質量良莠不齊,價格也不統一,在這種情況下,身為消費者要如何來選購功放?可以有以下的建議:一個是驅動能力(即功率多少),另一個是主動原件(即是膽機還是晶體管機)。
挑選HiFi功放和AV功放時要擦亮眼睛
功放可大致區分為幾大派系,首先我們先來講講英國派:這個地區,由于國情保守,所以所設計的功放輸出功率都不高,特別是合并功放(integratedamplifier)這是英國廠家最拿手的杰作,其輸出功率一般都不會很大。而美國功放則完全是"地大物博"的表現,150WX2僅是標準數值。這種分別相當顯然,相信您到音響店看一看就可以很快發現這樣的情況。
而輸出功率和驅動能力之間則是十分微妙的。講到“輸出功率”的高低與“驅動能力”的強弱,兩者雖然沒有絕對的關系,但卻有相對的聯系。輸出功率很容易從數字顯示,50W,100W,200W甚至更多,但是驅動能力的辨識就得依靠慧眼,甚至得真正試過才知道了。
后級“功率”功放的驅動對象是喇叭,驅動能力越強,也就表示越能壓得住喇叭。當然您會問,什么樣的喇叭很難推?我的看法是:低效率的(86db以下的),低阻抗的(4歐或以下的),靜電式和鋁帶式等等,都是很考你所選擇的功放的。
而功放的驅動能力則完全體現在電流的供給上,電壓X電流,就是真正的“功率”。如果有一部功放,其功率標稱是100WX2(8Ω),200WX2(4Ω),400WX2(2Ω),我們通常稱他是“大電流”設計,這種功放的驅動能力就會比較強,但是環顧您四周的使用者,能達到“功率倍增”的功放,往往都是MADEINU。S。A。;而英國或是日本的產品,在這一方面就顯的比較弱一些。
因為大電流功放設計并不容易,輸出級,電源供應部,都要非常講究,故大電流功放在機體上都不容易迷你小巧,英國合并功放在功率,體型上雖然比不上美國產品,但是因為走的路線不同,當在小房間驅動喇叭時,他們的表現,也有令人稱道之處。
而日產功放雖少有在Hi-end市場。初入門者卻往往會考慮購買日產功放。這是因為日本廠商也有它的絕活,特別是帶DOLBYPROLOGIC,AC-3,THX,DTS的AV環繞功放,在AV的領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MADEINJAPAN。所以各國各派都是各走各的路,各有各的消費對象與市場。而在我們眼前的AV范疇內,而被一些“發燒友”不屑一顧的日本貨卻是占了大部分的市場,若談起AV,而不談日產功放,簡直是不到長城非好漢。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