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藍光BD碟機的價格已經從最初的5000元降到現在的1000元以下,但市場并未出現人們所預期的爆發性增長。日前,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指出,藍光BD光盤格式在我國市場推廣緩慢,是因為如今消費者獲取內容的渠道太多,特別是網絡下載的沖擊,使消費者不買賬,藍光BD碟機在我國難成主流。
價格跳水 市場未見漣漪
2008年,索尼在中國市場推出藍光BD碟機,4999元的高價再加上片源的匱乏,令市場分外蕭條。但在華錄等本土品牌進入這一市場后,碟機價格大幅走低,迅速降至1500元左右。到了今年國慶節前,華錄集團推出3款藍光碟機,其中一款的價格更是跌到了999元。與此同時,索尼、飛利浦、LG等外資藍光企業也分別以不同的形式參與了這場千元藍光BD碟機普及戰。
與傳統渠道相比,網絡渠道價格更低,淘寶網上售價最低的藍光BD碟機僅700多元。同時,藍光碟片的價格也從最初的每張200元降至目前的100元以內,華錄等甚至推出了每張49元的正版藍光碟片。
此前業界猜測,當藍光BD碟機降至2000元關口時,其銷售會迎來放量增長。但記者在蘇寧、國美等家電賣場調查發現,時至今日,雖然產品價格已堪稱白菜價,且很多賣場里設有松下等品牌的藍光BD碟機專柜,但據銷售人員介紹,前來問津的消費者寥寥無幾。統計數據顯示,從2009年9月開始,藍光BD碟機每月出貨量剛剛突破萬臺。2010年藍光碟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也只有50萬臺左右,不到中國碟機市場份額的10%。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