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三網融合已經成了平板電視市場的一個熱門話題,對于其能否順利施行,對于眾多廠商來說都是急于求知的,之前,筆者也談過關于三網融合的一些常識,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三網融合的發展史。
問題產生
1994年,當時的電子部聯合鐵道部、電力部以及廣電部成立了中國聯通,被賦予打破“老中國電信”壟斷地位的重任,但主要還是經營尋呼業務。
1998年3月,郵電部和電子工業部完成合并,信息產業部正式成立;同時,廣電部改為目前的廣電總局。在《印發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國辦發(1998)92號)中有這樣一段并未執行的文字:“將原廣播電影電視部的廣播電視傳送網(包括無線和有線電視網)的統籌規劃與行業管理、組織制訂廣播電視傳送網絡的技術體制與標準的職能,交給信息產業部。”
1998年3月,以原體改委體改所副所長、時任粵海企業集團經濟顧問王小強博士為首的“經濟文化研究中心電信產業課題組”,提出《中國電訊產業的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隨后展開了“三網合一”還是“三網融合”的大辯論。當時,廣電部門正在啟動有線電視省級、國家級干線網建設。
初被叫停
1999年9月17日,國辦發[1999]82號文件的出臺,“電信部門不得從事廣電業務,廣電部門不得從事通信業務,雙方必須堅決貫徹執行。”文件還指出:“廣播電視及其傳輸網絡,已成為國家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轉為促進
2001年3月15日通過的十五計劃綱要,第一次明確提出“三網融合”:“促進電信、電視、計算機三網融合。”
2006年3月14日通過的十一五規劃綱要,再度提出“三網融合”: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建設和完善寬帶通信網,加快發展寬帶用戶接入網,穩步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建設集有線、地面、衛星傳輸于一體的數字電視網絡。構建下一代互聯網,加快商業化應用。制定和完善網絡標準,促進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