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面對全球高世代面板雙雄“三星、LG”中國項目的獲批,行業分析人士在接受采訪時均表示出了不同的擔憂:在上述兩大發展悖論下,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建設高世代面板未來可避免外企在屏資源上的壟斷控制,但更是一筆“風險大、投資回報慢、跨界擴張”的危險生意。
到底是背負大量資金壓力而進軍上游建設高世代面板項目,還是立足下游的產品功能和應用等商業模式創新,眼下對于眾多的中國彩電企業而言,遭遇新的十字路口考驗。
高世代項目加速
11月初,隨著京東方在合肥的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竣工投產并向客戶開始供貨,標志著中國已邁入了高世代液晶面板(一般認為6代及以上均可以稱為高世代)自生產的時代。同時,京東方也拉開了國內企業在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上的集體收獲期。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3月,中電熊貓從日本夏普全套購買的6代線將正式投產,并有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良品率的供貨。同時,京東方在北京的8代線、TCL在深圳的華星光電8代線也將會于明年下半年投產。此外,龍飛光電在昆山的7.5代線早已開工建設,雖投產日期尚未公布,但不出意外也將于明年底竣工。
除了上述即將步入收獲期的五大高世代項目,日前三星、LG兩大液晶面板巨頭分別在蘇州和廣州建設8代線的項目也獲得了國家相關部委的批文,可開工建設。雖然富士康在成都、京東方在合肥、夏普在南京的三大8代項目仍未獲得國家相關部委的正式批文,但京東方等企業前期在團隊組建、園區基建、融資等工作已經展開。知情人士透露,這三大項目中均擁有當地政府以及一些彩電企業的身影,最終獲批并不是問題,只是相關部委有意在控制節奏,同時也是一種戰略上的相互博弈和布局。
目前,中國已經投產、即將投產、正在建設、即將建設、等待獲批的高世代液晶面板項目已達到10個。其中涉及的國內彩電企業分別有TCL、長虹、創維、康佳、熊貓,涉及的面板企業分別為三星、LG、夏普、友達、富士康、京東方。其中,三星、LG、夏普既有面板業務,還有整機業務。
據悉,此次三星、LG在中國項目的率先落地獲批,除了他們答應將全套技術向中國合作伙伴轉讓,還放棄了一些地方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