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25年就會火爆一輪的全球3D顯示產業,自今年年初與彩電業碰撞出“商業與藝術”的雙重火花后,有望打破此前的發展輪回,步入新的增長通道。
日前,中怡康市場研究總監彭煜稱,今年清明節前一周,中國市場銷售了首臺3D電視,經過大半年后到“十一黃金周”期間,3D電視占整個平板電視的零售額已達到5.1%。而來自奧維咨詢的推算數據也顯示:2010年中國市場的3D電視零售量將達到10萬臺,預計2011年這一數字將超過200萬臺。
中怡康監測報告還表明:當前,3D電視銷量主要集中在46寸和55寸兩個規格上,但42寸和40寸等規格的3D電視也開始銷售。海信、TCL、長虹、康佳、創維等均已加入3D電視的產品研發和推廣中。
3D電視:市場風生水起
今年以來,3D電視在上游面板廠和外資整機廠的推動下,迎來了快速發展,僅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就超出了預期,令許多企業大呼意外。
在中怡康監測的全國413個城市零售網絡中,目前有3D電視銷售的城市數量為356個,覆蓋率為86.5%,目前這一數據還在增加中。銷售區域的快速擴展意味著,來自企業、商家、消費者對于3D電視的接受度大幅度提高。
發端于三星、索尼、松下等外資企業力推的3D電視,自今年年初進入中國市場銷售以來,近半年來一直面臨著價格、內容等方面的瓶頸,遭遇了“推而不廣”。不過,今年“十一黃金周”則成為3D電視在中國市場發展的轉折點。據了解,就在十一期間,以TCL為代表的中國彩電企業,集中而高調地大規模切入3D市場,快速推動3D產品量產上市,以更成熟的技術和更超值的價格將3D電視駛入市場發展的“快車道”。
此后,長虹、海信等國產品牌紛紛跟進,以價格、產品、營銷等多重優勢將外資品牌拖下水,讓外資品牌紛紛下調3D電視市場價格,推動了3D的平民化普及。
對此,彭煜指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有如此眾多的國內企業全力參與,在中國彩電發展史上前所未有,這必將帶來3D電視在中國前所未有的發展。”
據悉,TCL已完成對全國100多個主要城市的3D電視鋪貨,并形成了55寸快門式、65寸偏振光式等主力產品的量產和銷售,是全球惟一橫貫三大主流3D技術并進入大規模量產的彩電企業。
不過,奧維咨詢研究總監趙茂軍則指出,“從3D電視未來發展來看,隨著低價3D解決方案的推出,制約3D發展的價格因素將被解決,而片源、3D效果等關系著消費者體驗的因素短期內將不會有大的突破,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的發展。”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