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各大電視機廠商上半年財報都不太理想,其中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押注互聯網電視遇挫,但電視機廠商“癡心難改”,互聯網電視對它們而言仍是重要戰略方向。
9月13日,康佳召開互聯網智能電視推介會,推出與內容集成播控牌照方百視通合作的網銳LED互聯網電視;9月15日,TCL宣布正式量產并同步上市65寸P10“偏振光式”、55寸X11“快門式”兩大類別3D互聯網電視;9月16日,海信在京發布Hismart智能3DLED電視,實現互聯網與電視的全面融合。創維的E70、海爾的三網電視、長虹的3DTV也正加足馬力。有資料顯示,目前各廠商出產的電視產品幾乎全部將網絡功能作為標配,而國外如谷歌、蘋果、索尼、三星等廠商也均在此方面著力甚巨。預計2010年,國內互聯網電視產量將達到800萬臺。
加快與牌照方合作步伐
互聯網電視一向被視作舊有模式的顛覆者。由于其不受地域的限制,不涉及區域落地問題,只要擁有嵌入互聯網電視客戶端(由具有互聯網電視集成業務牌照的企業開發)的電視機,在任何有網絡的地方都可以享受服務,因而迅速受到電視機廠商的親睞和追逐。
據了解,一臺互聯網平板電視機的成本比不具備上網功能的電視高100元左右,但是市場售價卻高出數百元,較大的利潤空間使得廠商對互聯網電視業務趨之若鶩。
同時,芯片技術進步、價格下跌,加速了電視機終端升級,終端芯片技術進步將使互聯網電視機的計算機能力、流媒體處理能力、搜索能力更強。而電信網絡運營商近期的帶寬升級計劃,也使得我國中心城市普遍具備2M以上的互聯網帶寬,武漢、深圳、西安和上海等城市大力推行“光纖到戶”、“城市光網”,這些因素都對互聯網電視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今年3月,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百視通、華數三家獲得集成播控牌照,8月正式通過國家廣電總局驗收,這激發起電視廠商們的熱情,加快了與牌照方實質性合作的步伐。
特別是在近期,TCL因為與迅雷、PPS合作,向用戶提供盜版內容,而被版權方樂視網告上法庭,索賠50萬元,讓廠商們更加意識到選擇可靠牌照方的重要性。
三家牌照方中的百視通借助上海廣播電視臺的資源優勢,在版權上較有競爭力。“百視通正在集結所有合作伙伴的資金、渠道等資源,以合作方式構建百萬小時‘海量版權庫’。目前已構建精品片庫10萬小時,常規版權20萬小時,并與上海廣播電視臺即時同步所有熱播節目。” 百視通CEO李懷宇表示。同時,百視通以往在IPTV和互聯網視頻上的運營,在用戶的使用習慣、需求及偏好度方面也為互聯網電視提供了借鑒。
有業內人士分析,“百視通的數字電視、互聯網視頻和IPTV業務能為其內容的打包采購攤薄成本,贏利壓力相對較小。目前與CNTV達成具體合作有哪些電視機廠商還較為神秘。”同時,另一家牌照方華數前不久雖受到版權問題的詬病,但最近也表示,引進正版力度加大。
“目前對三家牌照方實力對比做出結論還言之尚早,”李懷宇表示,“現在的情況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百視通應該是推出互聯網電視產品最早的,其他廠商也有自己的東西,到底誰好,要由市場來定論。”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