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概從十年前開始,柔性顯示器就已經成了電子產品和技術展會上的?,但是直到今天,我們還從沒有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過真正的產品。不過,這回它真的要來了: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已經授權顯示器和電子紙生產商友達光電使用他們的新技術,今年年內也許就會有柔性顯示面板產品上市。
“工研院的這種新技術,也許將會改變世界”
這種叫做“多用途柔性電子基板顯示器材料”、簡稱FlexUPD的新技術,在過去4個月中連續獲得了《R&D》雜志的R&D100和《華爾街日報》科技創新金獎兩項大獎。這兩個獎項只發給全球范圍內最有創意和最具有突破性的發明。有效而低成本地改進柔性顯示面板的生產效率,顯然能夠滿足這兩個條件。
目前的幾種柔性顯示面板生產技術雖然各有特點,但也有一些相同之處,例如它們都需要在一個堅硬而平坦的硬質底座上粘合一層柔性基板,再在柔性基板上一層層地制作和放置電子元件以及各種面板,接好線路后再把完工的柔性顯示面板從底座上撕下來。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精細的顯示組件制作過程中,需要精確固定柔性基板的位置和平坦度,誤差只能以微米來計算,以讓電子元件之間不致錯位。
這就要求柔性基板要能夠穩固地和底座相結合;而在制作完成之后把柔性顯示面板從底座上撕下來的過程,又要求基板能夠容易地脫離底座。這樣自相矛盾的要求很難達到,剝離柔性面板的時候往往會有輕微的變形,導致電子元件線路錯位,良品率降低,而單件成本則會一路飆升。
柔性顯示器當然會改變世界,但是需要更成熟的技術才行。
對于這個難題,過去有過一些解決方案。例如在硬質底座上真空沉積一層薄膜,在這層薄膜上放置基板和元件,最后連薄膜一起撕離;或者用激光從側面蒸發一整層硬質底座以方便剝離等等。但是這些方法或者耗時過長,或者容易造成損傷,所以一直沒有獲得商品化的廣泛應用。相比而言,FlexUPD技術則要方便得多。
工業研究院的李正中和李宗銘從做潤餅的過程得到靈感,“如同在潤餅與烤盤之間加入一層易撕的中介材料,讓潤餅可以順利脫離烤盤而不受損”,工研院新聞發言人介紹說。潤餅是臺灣一種薄得像紙一樣的烙餅。
潤餅皮非常薄,制作者會熟練地把軟面團抹在熱爐板上,瞬間成型,潤餅皮既不沾鍋,又可以很快取出;除了材料本身,另一關鍵是制作者在爐板上抹面團前,會先抹上一層油。材料與化學所組長李宗銘覺得軟性電子基板制程就要模仿這個過程。
FlexUPD通過在生產過程中添加一層叫做“離形層”的特殊材料,來滿足生產柔性顯示屏時的矛盾要求。在生產的時候,離形層通過粘著劑固定柔性基板和底座,以方便生產時的精確對位;而在完成所有的制程之后,只需要簡單的切割工序,就能容易地把柔性面板和底座分開。在柔性顯示面板的生產過程中,離形層的作用和紙杯蛋糕的紙杯很像。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