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漢王獨創的電紙書一路爆紅之后,各個廠商紛紛推出主打品牌的電子閱讀器,但是在電子書閱讀器行業繁榮的背后卻存在著兩大隱憂:一是電子閱讀器價格過高,大眾普及尚需時日;二是電子書內容服務剛起步,且受累盜版和高版權費。
電子書閱讀器產業的熱度,從市場咨詢機構isuppli公司發布的一組數據就可以看出:2008年全球電子書閱讀器出貨量為70萬臺,到2013將增加到2800萬臺,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86%,市場規模也將從2008年的2.44億美元增長到30億美元。
在行業繁榮的背后卻存在著兩大隱憂:一是電子書閱讀器價格過高。目前電子書的消費群體仍以中高端為主,大眾普及尚需時日;二是電子書內容服務剛起步,且受累盜版和高版權費。為應對困境,電子書閱讀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近日發起了產業發展基金,以補貼設備生產商和內容提供商的形式,促進電子書產業發展。
技術因素導致電子書高昂的價格
“全球目前有80多家企業在從事電子書閱讀器的生產,其中國外36家、我國內地41家,我國港臺地區3家。”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科技與數字出版司司長張毅君描繪了一幅目前電子書閱讀器的全球生產布局圖。這幅布局圖顯然還沒有最后定稿。
據了解,除了國內專門從事電子書閱讀器生產銷售的漢王科技、易狄歐電子之外,包括上海世紀集團、中國出版集團以及鳳凰出版集團紛紛推出自創品牌的電子書閱讀器,將自己旗下出版社的圖書內容變為電子版;方正等電子廠商也紛紛宣告將投入電子書閱讀器市場,加上部分多媒體播放器(mp3)制造企業轉型,電子書閱讀器儼然成了當前各路資本掘金的新領地。
雖然各家企業看好該市場,但價格過高成為時下阻礙電子書閱讀器行業順利發展的一個瓶頸。以電子書閱讀器行業龍頭漢王科技為例,2009年售出26.6萬臺,創下5.8億元營收,成功搶下我國7成以上的電子書閱讀器市場。不過漢王科技營銷的關鍵是把電子書閱讀器當禮品賣。其每臺3000-5000元的價格令大多普遍消費者忘而卻步,購買者也多是企業和機構,將其作為禮品贈送客戶。
專家表示,把電子書閱讀器當禮品賣,主打中高端市場作為短期操作或較有用,但目光只限于高端人群,必將限制行業未來做大做強。因此,如何將電子書閱讀器從禮品市場擴展到一般消費市場,將成為電子書設備商一大挑戰。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