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下稱軟博會)將于6月2日至4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辦。本屆軟博會將以“增強軟件服務業自主發展能力、為調結構轉方式提供支撐服務”為主題,通過論壇、展覽、洽談等方式,展示我國軟件服務業最新成果,促進政府、企業、行業、用戶等各方面的交流,務實推進我國軟件服務業做大做強。軟件服務業已成為我國增長最快的‘朝陽產業’,加快發展軟件服務業,能夠提升信息網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競爭力,加速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進程,為國家信息安全保障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支撐。”
軟件服務業增長迅速成為國內“朝陽產業”
我國軟件服務業在 2000年之前還很弱小,經過短短的10年時間,2009年,我國軟件服務業實現業務收入9970億元,即將突破萬億元,是2000年的16倍,出口 196億美元,是2000年的49倍。軟件服務業是所有行業門類中增速較高的行業,成為拉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在規模、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創新能力上持續提升。
軟件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國信息產業新的增長點,特別是骨干企業,在推動軟件服務業健康、快速、協調發展方面,具有引領示范作用。“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是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調度聯系企業,是軟件產業統計監測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全國軟件產業發展的重要晴雨表。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高素梅在分析時說,盡管面臨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形勢,但本屆百家企業通過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加快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依然是帶動行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中堅力量。
與往屆相比,本屆軟博會呈現以下特點:入圍門檻不斷提高,企業規模持續擴大;行業領域日趨多元,產業結構逐步優化;企業更新調整較快,大企業發展相對穩定;研發力量不斷增強,科研成效日益顯著;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品牌效應日趨明顯;國際化步伐加快,服務外包能力增強;企業并購頻繁,產業整合不斷推進,提升帶動作用顯著,經濟貢獻日益突出。
軟件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當前,信息技術和產業仍處于快速發展期,軟件領域的技術發展和更新進一步加快,以云計算、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技術不斷涌現,產業組織模式、商業模式不斷創新,跨國公司已先行部署,新一輪競爭高潮正在到來。軟件網絡化、服務化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內容與網絡、產品與服務、軟件與其他行業之間的融合進一步提速和加深,為整個產業轉型提升帶來更大的挑戰和機遇。在此背景下,已經具備一定產業規模、技術積累、客戶資源與市場經驗的中國軟件企業正在抓住機會,以創新的思路來搶占新一輪軟件服務業發展制高點,力爭在全球軟件產業服務化轉型與新一輪洗牌中盡快做大做強。
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維航認為,在云計算下,傳統的IT服務提供商將面臨革命性的沖擊,未來的軟件服務企業必須能夠提供多維度融合化的信息服務,這些融合包括服務平臺的融合、服務管理的融合、服務渠道的融合、服務通信的融合、服務信息的融合,以及服務能力的融合等等,并將會定義出許多新的服務提供商。這一切都將為中國軟件服務業的下一步發展帶來更大的創新空間。
與此同時,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所形成的巨大內需市場,給中國的軟件產業發展帶來獨有的發展機會。中國經濟和企業轉型升級,比以往更加重視技術進步、內部管理。信息化滲透率和信息化投資強度會顯著加大,軟件及服務的投資比重會顯著提高。
目前全球軟件企業都在搶占行業應用市場,行業應用的智能化已經成為全球軟件巨頭關注的焦點,中國軟件企業正致力于強化行業應用的競爭力。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朱鵬說:“中軟將通過抓重大行業、重大工程來培植行業高端應用的能力,以知識庫、模型庫為主,發展高端仿真等應用產品。”浪潮集團副總裁王興山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浪潮將抓住產業發展機會,將研發前移,把戰略性客戶納入到軟件企業的研發體系中,盡快形成中國軟件產業的“硬實力”。
許多企業在增強全球競爭力、開啟國際化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浙大網新旗下的快威集團副總經理廖昕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說,目前浙大網新擁有外包業務和行業應用兩個優質核心業務,浙大網新正是利用兩個資源互動以及國內和國際市場互動的方式來推動自身的加速發展。其實不僅僅是浙大網新,兩個市場互動、優勢互相轉化已經成為包括中軟、浪潮在內的眾多中國軟件企業向國際化推動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