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紙閱讀器(電子書或稱電紙書)市場正在升溫。去年10月環球資源香港電子展上我們已經看到電子書的身影,但參展產品并不多。今年美國CES展會,電子書成為最為搶眼的電子產品。電子書的升溫,為其上游關鍵組件———電子紙提供了商機。電子紙的蓬勃發展是不是會為液晶面板企業帶來新商機?答案是肯定的。但同時,我們也發現,電子紙技術的高度壟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應用的普及和發展。
市場方面,美國亞馬遜書店推出的Kindle結束了電子書市場長期摸索的時代,掀起美國電子書的熱潮。在中國電子書市場,漢王一直扮演著行業龍頭的角色,方正、翰林、大唐、微星、易狄歐、易博士、博朗等企業電子紙閱讀器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據相關市場調查機構預測,2010年電子書將邁入產品的高速成長期,全球電子紙閱讀器產業規模2010年的增長率將達到152.3%,市場規模為769萬臺,至2013年更將成長到1976萬臺。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開發部工程師徐麗華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電子紙閱讀器因其低能耗、環保、高信息量存儲等特點將逐漸替代紙質閱讀,涉及消費類的移動設備(手機)、電子書、電子報紙及辦公商務、教科書等等領域。徐麗華認為,目前電子書涉及的消費類市場只占據電子閱讀市場的較小份額,未來電子閱讀可以替代紙張被廣泛接受的話,教育及辦公商務領域將躍居電子閱讀器最大應用市場,可達到數千億元的市場規模。
政策方面,今年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召開電子書產業發展與應用研討會。參會的單位囊括了電子書相關的關鍵材料研究開發、驅動背板研發、器件制造、終端制造、內容提供及運營商等。加強技術的研發合作,同時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溝通與交流,成為推動我國電子書產業鏈健康發展的共識。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高速成長的應用市場,讓電子紙生產商發現了商機。良好的政策環境,也讓電子書關鍵材料的研發單位看到了希望。電子紙其實就是一種超薄、超輕的顯示屏,談電子紙,必然會談及電子墨水,電子墨水就是膠片上“涂”在顯示屏上的一層帶電的物質。20世紀末,美國E-Ink公司(它是由朗訊公司、摩托羅拉公司以及數家風險投資公司為了開發電子紙于1997年成立的企業)利用電泳技術發明了電泳油墨(電子墨水),極大地促進了該技術的發展。目前市場約有90%的電子書采用E-Ink的技術。我國臺灣的元太科技在2009年先后與奇美電合作,完成了E-Ink合并。合并E-Ink后,元太科技成為唯一一家掌握電子書量產關鍵技術的生產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