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些應用案例來看,互動式數字告示是由民眾查詢信息的過程來達到營銷目的,這也是觸控功能在數字告示未來發展中會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
數字告示最初興起時主要做為營銷用途,透過多媒體的影音效果,達到最大的廣告效益,當時數字告示的定位比較偏向電視,以廣告托播為主要的業務模式,廣告商將數字告示架設在商業大樓、超市、百貨公司、車站等人潮眾多的地方,再向客戶播放收取廣告費,但因會駐足觀看的人并不多,也沒有實際數字能夠證明營銷效益,這種廣告托播的商務模式最終只能宣告失敗。
之后,數字告示轉戰企業內部營銷(In House Advertising)的應用模式,提供一些與企業產品相關的促銷信息,像連鎖商店屈臣氏早在4、5年前,便在店內架設數字告示用來播放電視廣告,卻未如預期般吸引顧客目光,關鍵在于顧客早已看過這些電視廣告,再加上來到店內主要是為了選購商品,自然不想多花時間看廣告。
傳統數字告示只能單向地傳遞信息,如果不是觀看者所需要的內容就容易被忽略,在缺乏觀看者的情形下,也就別想創造營銷效益,但若具備互動功能,讓客戶自行選擇閱讀信息的順序、速度,結果就會大不相同,97數字告示網指出,未來不是數字告示給觀看者信息,而是觀看者自己尋找有興趣的信息,在這個大前提下,觸控功能也就變得相當重要。
除了傳統的單點觸控外,受到蘋果iPhone手機與Windows 7市場應用持續升溫的影響,市場上也開始討論起數字告示整合多點觸控應用的可行性,例如設計多人參與的互動式游戲,達到匯聚民眾目光的效果,但97數字告示網認為這種做法還有待觀望,畢竟現行單點觸控的應用已經綽綽有馀,假如導入多點觸控應用,反而容易因為新鮮有趣而變成民眾的玩具,失去數字告示真正的用意。
從系統架構的角度來看,硬體∕觸控面板的穩定性、及軟體可運作性是關鍵因素,畢竟原本在Windows XP下運作的應用程式,挪移到Windows 7下未必能夠如常運作,必須下午軟件廠商進行微調才可以,當這些條件都具備以后,多點觸控數字告示才有發展的可能性。此外,目前具備Multi-Touch功能的觸控面板皆以小尺寸為主,大尺寸面板幾乎無貨可用,就算IPC廠商真的有心發展,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