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視聽網訊】2021年1月14-15日,“2021中國未來校園創新峰會”在上海順利召開。此次峰會旨在為K-12教育學校提供高端的合作交流平臺,以促進先進技術與經驗的交流。論壇進一步探索后疫情時代國際學校的最新發展戰略,加強創新技術與教育教學管理發展的深度融合,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及國際教育合作。
來自國內K-12教育學校、集團和建筑設計研究院、領先的設備和服務供應商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未來校園的安全防疫,綠色建設、交流技術創新和文化創新,分享智慧校園建設設計及使用管理經驗。
“未來教育”
本屆峰會上,三位國際學校的校長們圍繞“未來教育”這一話題進行了分享。
金茂學校總校長、金茂教育學院院長程紅兵以《未來教育,金茂表達》為題發表了演講,和大家探討了未來學校的根源,分享了金茂學校的教學定位和辦學理念。程校長認為,未來學校應該從反思中來,從對當下教育弊病的批判中來,從技術世界的顛覆性革命中來,也從對未來學校的浪漫想象中來。
卡迪夫公學總校長趙均寧分享了《后疫情時代國際化教育的5-Less特征》,和大家探討了未來教育的發展態勢。趙校長表示,未來教育的發展將逐漸形成有教無室、有疆無域、有牽無線、有始無終、有界無限的態勢。未來教育的產業化則是能者為教,愿者受育,需者為市,合者為場,服者為產,專者為業,創者為化。
上海諾美學校校長James WALDRON帶來了主題演講《未來的教育》,針對國際教育同質化問題現狀展開了探討。隨著國際學校的規;瘡椭,“課程趨同”問題逐漸凸顯,國際教育在中國模式下正演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分數之爭。James WALDRON表示,國際教育當務之急就是個性化。諾美的教育工作不是為了把更多人送進大學,而是“建設”人的工作。與一般國際學校往往聚焦于“留美”或“留英”中的一個方向不同,諾美學校從最基礎的課程設計就涵蓋了多元升學方向,并且根據學生自身興趣和特長設置了4大特色班:菁英、藝術、音樂、體育;最終學生可通往世界范圍內優秀學府。此外,諾美還引進了MAP學術測評系統、MBIT職業測評等,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智慧校園”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不斷完善,智能化教育的優勢不斷凸顯,智慧校園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一顆新星,也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
東華文澤學校前總校長Arturo RUELAS和大家分享了《智慧校園設計》,探討了如何通過3D打印技術、人工智能、融合技術、機器人、物聯網等提高實踐科學教育水平,降低進入STEAM教學的門檻。
杭州威雅學校創校外方執行校長Tig MOONEY以杭州威雅學校為例,同與會嘉賓分享了威雅在“智慧校園”領域的理念與經驗。MOONEY提到,在創校建校的過程中,秉持著“將每一位學生的幸福與成功放置于中心位置”的教育理念,杭州威雅將不遺余力地推進智慧校園的探索與建設。在建設智慧校園的過程中,校園安全絕對是重中之重。針對校內湖泊安全問題,學校將專門設置“近湖預警系統”,防止學生在非必要的情況下過度靠近湖泊;此外,杭州威雅還將在許多方面加強校園安全守衛,以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力量,為全校師生營造一個安全無憂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全球各個領域,包括高等院校間的學生跨境交流。此外,遠程授課帶來的問題也急需解決。
上海大不列顛英籍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校長Paul FARRELL帶來了主題演講《避免恐慌,把握資源》,他和大家分享了后疫情時代學校的措施和調整。疫情來臨后,學校有超過400名兒童和50名教師分布在世界各地。學校面臨著停課恐慌、搶購“基本資源”、與家長的緊急溝通、與員工進行緊急溝通、對健康和安全的恐慌等難題。FARRELL表示,員工比技術更值得關注,因此了解員工的技能和專業知識在疫情期間是非常有利的。疫情大流行后,學校通過實習、在線工作經驗、志愿服務、網上競賽等形式代替原來的教學模式,通過工作人員,家長,學生和學校之間的相互協作,推進優先事項。
君華國際學校外方學術校長JS GOYETTE通過遠程直播的形式和大家探討了《如何為遠程授課的教師在課堂中創造一個數字化呈現方式》。疫情來臨后國際學校面臨著師資匱乏等問題。盡管在線教學計劃為很多受疫情影響的學校帶來了機會,但并不是每個學校都能負擔得起或者想要投資于高質量的設備。實施臨時在線課程有技術、調度、調整的角色、溝通、持續支持幾個方面的挑戰,因此在為這些在線課程選擇平臺時,君華國際學校從易用性、可訪問性、可靠性、工具、成本五個方面進行了考慮。此外,建立在線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穩定教師情緒等也非常重要。
“國際化與本土化”
當教育國際化遇上本土化,兩者之間是一個取長補短的關系。教育國際化推動了中國國際學校的快速發展,國際課程也經歷了從整體引入到本土化融合的過程。
美高教育集團董事長 & 創立人方正和大家探討了《體制內教育與國際化教育的融合》。國際化教育和體制內教育是一個中西融合、不斷發展的過程。美高用的是雙語教學,在日常的課程中包括了體制內和體制外教育。學生可與美國同學共享在線注冊、選課系統和成績表。另外,學校開設了種類豐富的美式AP課程,并大量聘請中外資深教師,力求將中美教育的的閃光點有機結合。作為有發放中美雙證書資質的特色學校,獨特的教育體制仍能給孩子兩手準備。
此外,南京托馬斯實驗學校副校長張濤和大家分享了南京托馬斯實驗學校對STEM課程體系的本土化融合;上海常青藤學校市場部徐文雯和大家介紹了常青藤學校的雙軌課程設置。
除上述嘉賓外,上海德英樂學院校長、閔行萬科雙語學校執行校長程敏、劍橋大學中國遴選中心執行副總監、安生教育集團艾思特考試中心常務副主任劉雅卓、上海師范大學附屬第二外國語學校校長李莉、上海金蘋果雙語學校國際部校長涂彪分別帶來了精彩的主題演講。
峰會第一天的小組討論主題為“新形勢下,未來國際學校的運營與管理”,該討論由奎圖教育集團校長周查理主持,東華文澤學校前總校長Arturo RUELAS、君華國際學校外方學術校長JS GOYETTE、上海新加坡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校長梁寶瓊、上海耀華古北校區中方校長湯菊積極參與了討論。嘉賓們圍繞未來國際學校的運營與管理、如何建設一體化智慧校園、校園運營管理者如何定位自身角色并發揮最佳作用等話題展開了熱烈的探討和交流。
峰會結束后,組委會還組織參會嘉賓們前往上海金蘋果雙語學校進行參觀考察,嘉賓們紛紛表示收獲很大。
會議預告
第四屆中國未來校園創新峰會 2021年10月21-22日
關于諾本集團
諾本集團是國際領先的投資貿易促進機構,致力于發展歐美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發展經濟體之間的國際投資和貿易,及各領域先進技術的交流。自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政府部門、科研院校、行業協會及世界500強企業的支持下,諾本每年成功在華舉辦40余次國際投資和貿易發展峰會,已成為持續發展的中國市場和國際先進技術及優質資本之間合作溝通的有效橋梁,并成為中國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投資貿易促進機構之一。
(編輯:bingjiling)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