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視聽網訊】近日,“經濟內循環”引發大眾關注。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有經濟學界人士認為,我國開始啟動“內循環”,化解經濟結構性問題,不亞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它被視為我國經濟大戰略轉向的信號,有關內循環的討論也日益增多。那么,什么是經濟內循環呢?
簡單地說,經濟外循環就是指國內的經濟及產業參與到國際產業鏈的供給及需求中,國內只是國外整體經濟及產業循環的一個環節,無法獨自形成循環。而經濟內循環就是從產業鏈的供給及需求都在國內就能完成,包括產品的研發、設計、品牌、原材料、生產加工、銷售、售后服務等整個產業鏈都在國內,這其中最關鍵的內容就是擴大內需,帶動國內消費市場及升級消費。
過去我國經濟發展主要是外向粗放型,投資、出口、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大馬車,但在目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加上疫情肆虐,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和主要貿易國都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其影響甚至超過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全球貿易和供應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出口這駕馬車受阻,我國外循環經濟正在走弱,所以必須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那么,啟動經濟內循環對LED顯示屏企業的影響在哪里?
毫無疑問,最大的影響便是競爭更加激烈了。受疫情影響,LED顯示屏外貿型企業,今年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紛紛轉向或者加大了國內市場的布局與爭奪。以艾比森為例,今年大舉拓展國內市場,推出“植樹計劃”,開展了“與艾同行·合作共贏”2020渠道拓展行動,相繼在重慶、陜西、湖北、新疆、河北、云南、黑龍江等全國各省市開始了聲勢浩大的渠道加盟大會。
春江水暖鴨先知,以海外貿易為主的企業第一時間便能感受到海外市場的變化。而在一些外貿企業轉向以國內為重點之際,主打國內市場的企業亦能充分感受到今年國內市場的風云突變。對于LED顯示屏企業來說,“內循環”早已開始。
我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完整產業門類的最大工業國家。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我們擁有41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同時,我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這是我國啟動經濟內循環的基礎。
我們有條件不依靠國外市場,加強自產自銷以充分保障內需,維持正常生活與生產之需。而這,不僅要發揮內部體制與產業優勢,更要將此前過于依賴于國際產業鏈和供應鏈,轉而發展,補充國內產業鏈的完整性,從而使我國經濟得以相對正常地運行,實現經濟獨立的“內循環”。
我國LED顯示應用產業,LED顯示屏占據了全球70%以上的銷售份額,在生產制備方面,小到熒光粉、封裝膠水,大到MOCVD、固晶機、焊線機等一系列的高端設備和材料,皆實現了高度國產化,除個別零件和高精尖設備依賴進口,基本可以做到自給自足。即使LED顯示應用產業的全球產業鏈中斷,國內亦可找到相應的替代品。LED顯示屏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完全不存在問題,這給LED顯示屏企業的“內循環”提供了保證。
經濟內循環的關鍵,一個是消費,需要擴大消費量級以及提升消費等級,在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都要突破。另一個就是制造方面,就是要向高端制造業進軍,要產業鏈升級,要在一些核心科技方面補齊短板,若不能取得關鍵技術的突破,還會被卡脖子,也就很難真正實現經濟內循環。
華為的遭遇,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LED顯示屏企業即使不存在卡脖子的情況,但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國內市場,作為中國制造業的一部分,LED顯示屏也難免會受其影響。一如當前,雖然疫情得到了控制,LED顯示屏恢復了產能,但是,在整個市場需求低迷的情況下,人們不敢放開手消費,除了某些特定場合,一般情況下都屬非必需品的顯示屏,在國內市場的應用,自然也就受到了嚴重的沖擊。
如何打開消費環節,這是目前最難攻關的一塊。通過內需拉動還有一大塊就是新老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以5G為代表的新基礎設施建設,將是今后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新基建帶來的聯動效應也必為LED顯示屏的未來發展提供廣闊的應用空間,這些都是可以預見的未來。
當前,LED產業在國內的生產格局,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以及閩贛地區,其中LED顯示產品應用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居多,其他二三線城市相對較少,而城(鄉)鎮等對LED顯示屏的需求更少?傮w上,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應用越普遍,欠發達地區,對LED顯示屏的需求相對較少。而要啟動內循環,勢必會盤活全國這一盤棋,LED顯示屏若能在整個棋盤上謀篇布局,未來國內市場的發展前景將會一片光明。
事實上,我們LED顯示屏企業早已展開了行動,無論是近年來強力巨彩的“千店萬點”,將渠道網絡下沉到城鄉,還是今年艾比森開展的“植樹計劃”,都是一種將渠道伸向各大區域的浩大企業行動。
在主要經濟體疫情依舊得不到有效控制之下,將會促使更多的外貿型企業,加大對國內市場的爭奪,因此,我們企業不但要乘上經濟內循環的這條“大船”,更要把握新基建帶來的發展機遇,同時,也要積極開拓利基市場,專注新興領域發展的機會。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啟動經濟“內循環”亦是應對當前國際形勢的變化應對之舉,而“內循環”將會讓國內需求和供給之間形成配套的產業鏈循環,其也將對資源形成一種新的配置。內循環實際上就是通過產品創新設計激發需求來拉動消費,產生的業績和利潤再反哺企業。對于我國LED顯示屏企業而言,規模與價格曾是我們的優勢,而小間距的發展,更讓我國LED顯示應用產業的發展,領先國外兩到三年。然而,在電影屏等高端應用領域,我們與三星、巴可、索尼等相比,競爭上仍存在差距。
時下,LED顯示應用行業已經走到了技術百花齊放,不斷探索新應用的階段,正處于從數量規模走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具備中國特色的“N合1-SMD”、COB、GOB等技術的應用,或許將會在這次產業格局重塑的過程中,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特別隨著5G+8K的發展, LED顯示屏從小間距走向微間距顯示,更是大勢所趨。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中國LED顯示應用產業的發展也出現了新的趨勢。
企業開始從過去的單一產品提供商,逐步轉向專業的系統集成商。產品也從非標,逐漸向標準化邁進,出現了會議一體機這樣的高度集成化產品。LED顯示屏的應用,不再局限于專業領域市場,而是在積極探索大眾化之路,向著消費級市場努力。
而隨著技術工藝的不斷進步,市場應用領域的持續拓寬,未來我國LED顯示屏仍將領跑全球,作為LED顯示應用的最主要單一市場,我們未來將大有可為。
當然,市場總是伴隨著競爭,有人擔心,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會令LED顯示屏企業面臨嚴峻的生存的挑戰,可能會導致行業新一輪的洗牌。這種擔心雖不無道理,但淘汰落后產能,通過優勝劣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開啟創新驅動的新篇章,也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
不過,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加在大國內的同時,也不能將海外市場置之不顧。啟動經濟內循環并非讓我們放棄海外市場,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明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LED顯示產業的未來,必將以國內市場為主,同時開拓新的國際市場。
現階段,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體受疫情影響,要遠高于東南亞等國家地區,隨著那些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地國家,社會經濟活動的逐步恢復,未來市場依舊大有可為。特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將是LED顯示屏企業的機會。
總而言之, 在經濟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下,LED顯示屏企業也要一手深耕國內市場,另一手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相信疫情終會過去,屆時,被抑制的市場亦將迎來重新開啟的生機。而在那之前,我們LED顯示屏企業只需穩步中求進,努力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打造更加優質的產品,為將來的市場爆發積蓄力量。
(編輯:bingji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