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8月29日 “教育部關于發布《交互式電子白板》系列兩項教育行業標準的通知”,這意味著廣泛應用于整個普教行業的交互式電子白板及電子白板一體機行業終迎來一個規范性標準。
標準一:規范尺寸,標準將改變行業亂象
國家大力發展信息化教學以來,交互教學設備已經成為“課堂必備”的設施。國內市場的容量從2010年的20萬臺,已經發展到2016年的近100萬臺。應用普及從大中城市至邊遠落后地區。教育部的新標“來的及時、來的必然”。 標準規定電子白板的尺寸要適配教室面積,目前普教教室絕大多數為50-70平米,教室班額一般為40-50人,搭配的電子白板的至少要符合85英寸。至此標準發布,85英寸及以下的一體機這部分市場已經處于“淘汰”的范疇,行業亂象將得到有效規范, 10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白板一體機必將主宰未來市場。
行業標準明確提出了“硬件大型化、智能化;應用網絡化、智慧化;軟件互操作化和內容共享化”的行業大趨勢。所謂“硬件大型化、智能化”主要是指,未來的交互智能電子白板產品的硬件創新,集中在更大的顯示尺寸和更強的計算與數據分析性能上。在產品應用尺寸上,大型化趨勢已經非常明顯。
在產品硬件的智能化方向上,新標準亦突出了“網絡和智慧”教學這個應用方向。近年來云計算技術、智能課堂分析技術的發展,與智能硬件產品的技術進步、成本降低相伴而行,大大提升了互動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可實踐性”。“表面看還是那樣一套設備,但是現在能實現更多的功能、創造更多的價值”,軟件正在成為交互教學設備競爭的一個焦點,這是很多公司上市新品時的亮點賣點。
另一方面,交互教學設施近年來呈現出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在網絡教學、智慧教學時代,交互電子白板成為課堂“進化”的最核心載體。這推動了交互教學設備創新的不斷加速發展。智慧教室成為課堂發展的產品方向,符合此方向的產品,才是市場需要的未來。
標準二:引領行業技術趨勢,標準指引方向
新標準特別強調了未來交互教學過程中的“內容共享和設備互操作”問題。業內人士指出,智能技術的發展和網絡化教學的實施,讓交互教學成功走出單一課堂。如何在跨課堂、跨學校、甚至跨越地區的范圍內,實現遠程教學互動成為必然的研究課題。為此,新標準軟件和應用數據底層,定義了不同品牌產品之間的內容共享和設備互操作規范與接口。這份文件將成為未來產品開發和設計的基礎規范。
教學交互產品向標準化、互操作的跨越,就是市場向規范化、集中化發展的集結號。“面對新標準,一定有人會亂了陣腳——因為他們始終沒有建立起面向未來、不斷提高自己的產業戰略;另一些品牌,洞察市場方向,所做產品已經超越且高度領先這個教育部新標準的”。世界掌握在有準備的人手里。對于交互教學設備產業,教育部新標準雖然會造成一部分產品的必然淘汰,但是卻也不是洪水猛獸。那些早已站在行業頂點的品牌,從中收獲的只會是機遇。
(編輯:gaolq)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