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近日,喜馬拉雅FM在一場定義為“孤獨”的發布會上,推出了國內首款全內容AI音箱“小雅”,她與被稱為“神曲制造機”的彩虹室內合唱團(下稱“彩虹”),完成了首次“人機合唱”的演出。
喜馬拉雅FM聯席CEO余建軍表示,在“小雅”之前,幾乎所有的智能音箱都是“交互型音箱”,音頻或音樂平臺僅是作為接入方授權提供一定的內容,例如喜馬拉雅FM就是叮咚等幾乎國內所有智能音箱的內容提供方之一。
而“小雅”是喜馬拉雅FM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億萬收聽數據和內容沉淀的音頻平臺,并以此來圍繞目前用戶的真實收聽需求打造出的一款“內容型音箱”。
此前亞馬遜Echo的公開資料顯示,多數智能音響的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的最高頻行為仍是收聽內容。截至6月20日的發布會當天,“小雅”已售出超過50000臺,或成為國內智能音箱的首個爆款。據透露,目前銷量約七成以上由喜馬拉雅FM用戶包攬,主要原因便在于其基于現有用戶的真實收聽需求而打造。
“科技,不是為了跑分和炫技”
“小雅”為何擁有成為國內智能音箱中,為數不多甚至首個爆款的“底氣”?
余建軍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智能音箱中,僅“小雅”可以做到“云歷史”以及“斷點續播”,能記錄用戶在任何一臺設備上的收聽記錄。換句話說,“不管你聽到哪里,在哪個設備上收聽,再次使用時,小雅都會記得,繼續為你播放之前正在收聽的內容,這解決了目前用戶在收聽過程中的首要痛點。用余建軍的話來說,“科技不是為了跑分和炫技。用戶想買的不是音箱,而是高品質內容服務”。
同時,由于喜馬拉雅FM對平臺內80%的內容進行深度語音校驗,所以“小雅”的高頻內容用戶真實點播準確率超過90%,語音喚醒率達到95%以上,家庭日常環境誤喚醒率小于兩天一次,幾乎超過市面所有同類產品一倍以上。
其次,“小雅”是行業內唯一一款全內容的音箱產品,獲得了來自喜馬拉雅FM、百度音樂、蝦米音樂以及豆瓣音樂等各平臺內容的授權。“內容是小雅最大的優勢之一,在未來,AI的實際運用一定是需要有足夠多的內容去打磨。”余建軍表示。
最后,作為內容型音箱的“小雅”能夠主動學習,以“猜你喜歡”及“訂閱更新”智能推送內容,在對海量用戶使用數據進行打磨后,利用音頻內容算法,為用戶提供精準化智能推薦。
據悉,“小雅”售價999元(預售期699元),外觀設計由全球獲得紅點設計獎最多的設計公司洛可可完成,周身僅有頂部一個按鈕。此后小雅還將推出明星大咖定制款,目前,已確定將與正安康健創始人梁冬合作推出定制款“小雅”。
“孤獨”帶來的剛需
在彩虹演唱的歌詞中,描述了多個孤獨的場景,“去吃自助餐,取餐回來被收了盤;迪士尼開園,仍沒找到同去的伴……”
城市中越來越多的人陷入各種各樣的孤獨場景,或是父母忙碌疏于陪伴的兒童,或是異地孤身奮斗的空巢青年,或是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這些人群其實對高質量的陪伴有強烈需求,而這些陪伴的缺失則導致了更加強烈的孤獨體會。
“孤獨是一種個人狀態,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學會與孤獨和解。”,余建軍指出,“小雅”的出現,是希望以提供“貼心陪伴”的方式,消弭這些場景下人們的孤獨感受,成為我們與孤獨和解的工具。
想象下,在家中,“小雅”扮演著伴侶的角色,早上提醒起床,播報天氣預報,穿衣溫馨提醒;回家后,“小雅”能夠繼續播放在車上沒有聽完的小說;失眠時,還能播放催眠音樂安撫入睡。
對于兒童而言,能夠根據孩子的喜好智能推送優質的內容,為孩子播講有趣的故事。“兒童的教育與成人不同,需要從時間、方式和內容多方面進行考量。”余建軍分析稱,“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需要長時間潛移默化的學習方式,也就是俗稱的‘磨耳朵’,另外在內容方面,需要精挑細選適合的內容,才能在保持小孩子學習興趣的同時,保證學習的質量。”
余建軍透露,也是基于這些考慮,在研發“小雅”的時候,在鏈接內容方面做了親子早教分類的精挑細選,而音箱承載的音頻形式本身,天然就有“磨耳朵”的特性,在提升兒童陪伴與教育品質、解決家長焦慮方面,是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
基于上述場景,發布會上,喜馬拉雅FM聯席CEO余建軍,獵豹移動CEO、獵戶星空投資人傅盛,洛可可設計集團董事長、創始人賈偉,百度音樂總經理王磊,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嚴文華,以站臺擁抱的方式宣布成立“反孤獨聯盟”,并在現場宣告了“小雅”作為“孤獨解藥”的定位。
從內容“開放”到場景“服務”
家庭中心一直是科技公司爭奪的焦點,中金公司2月份曾出具報告顯示,智能音箱已從小眾圈子進入大眾市場,早先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智能音箱作為家庭人工智能交互的切入點,打動用戶是首要,這不僅需要在產品端和交互段進行打磨,更需要對服務內容本身進行優化。
未來喜馬拉雅FM將為行業提供基于智能語音交互的場景解決方案,喜馬拉雅FM副總裁李海波用“喜馬拉雅INSIDE2.0”的概念解釋了這種打磨和優化。
“在喜馬拉雅INSIDE1.0時代,喜馬拉雅FM好比一個開放的‘聲音倉庫’,各品牌能夠通過SDK接口調取喜馬拉雅的聲音內容;而在升級過后的INSIDE2.0時代,喜馬拉雅FM提供的場景解決方案則成為一個‘管家’,服務于各個細分行業,通過技術,大數據、更為順暢且智能的幫助用戶與內容做銜接,換句話說,INSIDE2.0的核心是‘服務’。”
李海波介紹,截止目前喜馬拉雅INSIDE1.0已經有包括蘋果、三星、百度、阿里、京東、今日頭條等超過2000家品牌接入;而經過打磨和升級后的這套解決方案,則能夠在衣食行醫、養老、兒童等各類生活場景下使用,并能夠為各個細分行業定制相應的解決方案,而“小雅”就是基于喜馬拉雅INSIDE2.0的第一款產品。
“以養老院為例,海量音頻內容能夠陪伴老人的空余時間,語音日記等功能能夠記錄想對子女所說的話;餐飲方面,可實現主動為用戶推薦周邊餐廳及信息服務,餐廳可接入;醫療方面,可提供急救呼救與周邊醫院信息,醫療機構可接入。”李海波舉例稱。
發布會現場,喜馬拉雅FM宣布與康壹集團、瑞典HUMAX、美的、Sonos、辣媽幫簽訂一系列行業定制合作。其中與深耕養老行業多年的康壹集團將聯合定制一款適合老人使用的智能產品。親子方面,喜馬拉雅FM與瑞典HUMAX公司完成兒童機器人“Armoto”的定制打造,致力于將兒童內容與智能語音方案打通。在整個居家環境體驗中,喜馬拉雅FM還將與美的一起,實現智慧家居產品的定制對接。
此外為了能夠為用戶提供最佳的收聽音質體驗,喜馬拉雅FM將與Sonos聯合推出一系列音響產品。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從INSIDE1.0到INSIDE2.0的升級,是喜馬拉雅FM進一步深耕音頻生態圈的體現;畢竟打造 “新聲活”,讓用戶通過語音控制實現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的音頻播放,實現音頻的時刻相伴,這是喜馬拉雅FM一直對外宣稱的長期目標。
但對于喜馬拉雅FM而言,陪伴的終極意義已經不再局限在其本身,在余建軍看來,他更想借助音頻這樣的介質,通過更多人工智能硬件的各種載體,做一點跟“傳承”有關的事。
“在遠古時代,人類分享智慧是聲音為媒,口口相傳,代代相傳;紙媒時代人類文明通過紙張記錄,文字編碼解碼;到了移動互聯時代,人類智慧可依靠音頻存儲,語音調用。我們希望重塑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傳承人類智慧,讓知識與智慧像水和電一樣,無處不在,隨取隨用。”余建軍說。
(編輯:gaolq)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