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近期,LED行業“漲”聲四起,各大LED顯示屏企業紛紛收到了上游LED原材料企業的漲價通知。LED上游原材料廠商漲價帶來的影響已經逐漸傳導到下游LED屏廠,部分LED顯示屏企業開始醞釀上調產品價格。
今年5月,晶電、三安光電、華燦光電陸續調漲LED芯片價格;8月,木林森、信達光電、國星光電上調LED封裝器件價格。其中,三安光電宣布于8月25日開始對部分中小尺寸產品價格上浮10%;木森林宣布因市場變化導致產品成本不斷上升將于9月1日起對顯示屏RGB燈珠價格統一上調5%;國星光電也發出通知:國星RGBLED器件全線產品價格上調10%。對于LED行業上游廠商普遍漲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注:圖片源于網絡
首先是近期貴重金屬價格持續攀高,導致LED核心部件即金線和銀線成本大幅升高,提升了LED芯片產品的價格。其次是LED顯示屏行業發展迅速,進入生產旺季,巨大的需求傳導至LED顯示屏封裝和芯片端,導致短期內出現供給緊張關系。從LED顯示屏行業銷售情況來看,各主要廠商銷售額均有增長,其中艾比森上半年實現營收5.09億元,同比增長11.69%,洲明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收6.72億元,同比增長7.60%,德彩光電僅M-Plus系列單款銷量就突破一億元人民幣。巨大的市場需求一定程度上拉升了LED原材料價格。再次,近期新能源行業發展火爆,利潤較高,導致部分銅箔廠家在總產能不變的情況下,轉產鋰電銅箔后,PCB銅箔供應銳減,無法滿足下游CCL及PCB生產需求,導致價格上漲。同時,因PCB原基材覆銅板供應商廠家處于上游壟斷地位,下游客戶議價能力較弱,沒有話語權,對于價格上漲只能被動接受。最后,國家推進的去產能戰略成效開始凸顯,鋼、鋁等金屬材料價格開始復蘇,直接推動LED顯示屏箱體價格攀升。
上游廠商此起彼伏的漲價聲,給下游LED顯示屏企業的經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部分企業開始醞釀漲價。深圳市德彩光電面對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同行紛紛提價,為了維護客戶利益,頂住壓力,不僅沒有上調產品價格,反而對客戶傾情大回饋,在下半年推出了一系列讓利活動,讓客戶感受到了實惠的同時,也彰顯了的德彩的面對市場變化的魄力和實力。
那么,德彩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呢?德彩副總經理杜鴻祿先生為我們揭曉了背后的原因。
杜總認為,整個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普遍漲價,壓力最終會傳導到終端客戶,即漲價成本最終由客戶來買單,這勢必會嚴重損害終端客戶的利益。今年恰逢德彩成立10周年,10年風雨兼程,德彩從創立之初的小企業逐漸成長為全球知名LED顯示屏企業,除了全體員工兢兢業業的辛勤付出之外,更離不開廣大客戶的大力支持和一路相隨。對于客戶的支持,德彩始終胸懷一顆感恩的心,始終堅持“客戶至上”的理念。
因此,面對原材料漲價而導致經營成本上升,德彩并未通過漲價來轉嫁成本,而是通過科學的管理來消化和降低成本。杜總介紹說,此次原材料上漲但德彩堅持不漲價,確實經受了一定的壓力,但通過科學化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公司和客戶共贏的局面。
首先,德彩產品規劃比較科學完備,通過充分的市場調研和客戶拜訪,精準的抓住了客戶的市場需求,因而研發設計出來的產品具有高度的市場競爭力。今年2月份在廣州ISLE展發布的M-Plus系列產品上市才三個月銷售額即突破四千萬,銷售面積突破4000平方米,截止到目前銷售額突破一個億!M-plus巨大的銷售體量有效地攤薄了產品生產和經營成本。
其次,科學的產品研發能有效預測市場需求和變化,使得德彩光電有充分的信心提前進行原材料備庫,M-plus等爆款的巨大銷售體量也提升了德彩跟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
再次,德彩堅持“無品便無牌”的品質理念,向管理要效益,通過52道生產流程嚴控產品質量,顯著提升了產品品質。產品品質的提升有力的促進了銷售,獲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也降低了客訴率和返修成本,最終降低了經營成本。
德彩今年全球化布局成果顯著,與上游供應商開展了一系列國際營銷活動,如迪拜技術交流會、莫斯科以及印度新品發布會等,顯著的提升了德彩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合作共贏的營銷活動也進一步密切了與供應商的戰略合作關系,降底了營銷成本。
正因如此,德彩不僅未采取漲價措施,反而能在一片“漲”聲,通過一系列讓利活動回饋全球客戶。
上游行業漲價并非壞事,原材料漲價使得上游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合理的漲價能降低上游企業經營壓力,促進企業專注產品研發和創新。同時,隨著市場對高端顯示屏需求的提升,部分依賴低價、低質產品進行競爭的企業勢必會被淘汰,原材料漲價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LED顯示屏行業的洗牌,進而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編輯:bingjiling)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