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中國制造”正在遭遇著空前的危機,制造產業空心化,很多曾經引以為傲的產業開始失去光環。進入2015年,對于音響燈光行業來說更是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跟所有傳統企業一樣,大家都有非常嚴重的危機感,市場不好做了,大家突然都找不到路標,都不知道該如何轉型、未來之路如何走! ≡诒姸嗟奈C與挑戰中,人力成本上漲、高素質人才匱乏、資金短缺、產能過剩嚴重、品牌缺乏影響力成為了阻礙音響燈光行業發展最為突出的五大難題。
1.人力成本上漲
有經濟專家指出,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的迅速上升,中國制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輕工業正在逐漸失去優勢,中國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里工資最高的國家。
音響燈光行業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正逐漸喪失,再加上產品價格提升的空間不大,整個行業利潤也被壓縮得越來越薄。
從今年傳出的音響燈光企業倒閉的案例中,用工成本高已成為了影響企業發展的一個很大原因。為了解決土地租金、人力成本等壓力,今年有一些珠三角地區的音響燈光制造企業把生產工廠轉移到恩平、潮汕等三四線城市中來。
2.高素質人才匱乏
雖然工廠工資提高了不少,但很多工廠的老板都大喊“招工難”,尤其是技術工人,F在的新生代外來務工人員一般更青睞相對輕松、自由的工作,而像音響燈光工廠普工這樣的“臟累苦”崗位即便拿出誘人的薪水,他們也很難動心。
因此“求賢若渴”卻“一將難求”,是現在整個音響燈光行業面臨的人才困境,特別是高素質人員的缺少,更是成為不少中小企業在轉型升級當中難以逾越的“門檻”。
3.資金短缺
今年由于工程大量減少、產品銷售越來越困難,在音響燈光這一行賺錢已經越來越困難了。當前這種境況,有的中小企業急需資金維持生產;有的需要資金進行產業升級,而資金短缺的問題不解決,那就只能選擇停產或倒閉。
對于老板們來說,他們當然知道必須要轉型、要調整,要加大資金研發適合市場的產品才有出路,但重點是沒有賺到錢,又怎么會有錢投入到公司改革中來?
即使老板們有決心改革企業弊病,又面臨著一旦轉型失敗就血本無歸的風險問題。筆者曾經采訪過一位做專業音響的老板,他這樣說道:“音響燈光行業中小企業轉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信心。因為如果轉型沒有方向感,心里就不踏實,就不敢投錢,那可全都是血汗錢啊。”
由于音響燈光行業本身是一個小行業,一直不受資本的青睞,如果要借助融資的渠道來解決資金困境注定是一條十分艱難的道路。
4.產能過剩嚴重
有統計顯示,中國目前總共有24個行業,但其中的21個已經有產能過剩的問題。紡織業、服裝業、鋼鐵業都是產能過剩的代表性行業。同樣,產能過剩也是音響燈光制造業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音響燈光產業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在2008年奧運會之后更是朝著大行業的方向發展,但在各方面的催化下,現在已經演變成了產能過剩,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方面都出現產能過剩。產能過剩導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音響燈光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產品價格大跌,企業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虧損企業增加。
當然,過剩產能都是落后產能,而落后產能需要技術進步、技術提高來進行調節,這也正是音響燈光企業下一步應該重點去做的事情。
5.品牌缺乏影響力
在中國專業音響燈光市場上,曾有過“挑戰”外國產品的宣言:“同等質量比價格,價格最低;同等價格比質量,質量最高。”但由于外國廠商在中國實施的品牌戰略,和我們不在同一個境界層面上,所以,人家沒有人來應戰。因此可以看到,那些在利益的驅使之下,產品價格越拼越低,甚至出現了虧本搶單的怪狀,大多數是一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廠商參與。
而品牌競爭力越來越受到行業關注,也是由于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音響燈光企業不僅嘗到了品牌競爭力缺失的苦頭,也品嘗到了品牌競爭力提升的甜頭?梢哉f,在今年危機中受到沖擊的,大多是缺乏核心技術、缺乏自主產品和自主品牌的企業;而真正能化“危”為“機”的,往往是擁有自主核心技術、自主產品和品牌的企業。
因此,面對當前音響燈光行業面臨的困境,我們不能完全歸咎于外部環境,行業本身也必須進行集體反思。中國音響燈光業長期熱衷于惡性價格競爭,而忽視提高核心競爭力。
從長遠來看,音響燈光企業還是要回歸“原點”,練好“內功”,不斷提高現有產品的質量品位與生產效率,并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否則即使幸運地渡過此次危機,也將會在下次危機中倒下。
(編輯:bingjiling)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