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你知道地球之外有什么嗎?再外面呢?再外面呢?再外面呢?……”當老師被兩個一年級孩子追問到無語時,孩子卻淡定地拿出iPad,聲稱他只不過想從老師這里驗證網上知識是否正確—當信息化的浪潮席卷中小學,iPad進入越來越多的課堂時,老師是否已準備好?
日前,2013年長三角基礎教育數字化學習合作交流研討會在嘉定實驗小學舉行。專家學者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官員們,與老師面對面,從課堂“實戰”中尋找答案。
上海嘉定教育局局長姚偉提出,隨著教育信息化,孩子從網絡上獲得的知識有可能反超老師,傳統意義上作為“知識權威”化身的老師要直面挑戰。金一鳴老師從中感到壓力:“大學一年級時我還不知道怎么上網,大學二年級時我還不知道怎么用電子郵箱。一年前,新聞說喬布斯去世,我終于知道iPad是什么了。一年后,我站在了師生共用iPad的課堂上,與學生共同探索信息技術給學習帶來的變革。”
信息技術,讓學習突破了傳統課堂的邊界。二(5)班的莊茗婧以自己的一堂英語課為例:課前老師為所有同學的iPad上裝了“兒童動物世界”軟件,在家預習,可以通過互動游戲來學習單詞。課堂分組活動,作為組長的她,組織小組同學人機對話、輪流拼讀,人人都能掌握新學的內容。課后,她把自編的英語兒歌發到“啪啪”上,通過網絡分享學習成果和方法。
不過,iPad提供了“無邊界”的學習,教師心里是否“有譜”?嘉定實驗小學課程管理中心倪青老師提醒,如果不想讓無限拓展的學習增加孩子負擔,那么老師一定要對教材和課程標準做到心中有數。
(編輯:小M)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