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等離子之父”松下在堅守13年后,終于決定撤出等離子市場。
10月31日,松下董事會在日本正式宣布,決定2013年12月將停止等離子顯示器的生產。并將在2014年3月底以前,即2013財年內結束一切等離子業務。
對于退出等離子面板生產業務的原因,松下方面表示是因為價格競爭力低。此外,松下還將于2014年3月底終止家用等離子電視和等離子電子黑板業務。
家電分析師劉步塵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等離子面板近幾年在全球呈現出走低的勢態,松下為了改善財務狀況,不再堅守等離子市場是“明智”的選擇。
松下退出等離子
事實上,“松下將要退出等離子業務”的消息已傳了很久,此前松下一再堅持否認態度。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松下退出等離子業務是必然的結果。
據NPDGroup的調查數據,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下滑了19%,而LCD電視占據了91%的市場份額。相較于液晶面板的熱鬧,等離子走的無疑是一條越來越孤獨的道路。在松下之前,先鋒、日立等日本家電巨頭都已經先后退出了等離子業務。雖然三星還在生產等離子電視,但更多是出于產品差異化的考慮,并非主導產品。
松下方面表示,結束等離子業務是因為事業環境的快速變化,以及市場對等離子面板需求的下滑。業內人士指出,等離子電視的慘淡主要是緣于參與的廠商太少。
劉步塵認為,為了擺脫虧損的局面,松下必須剝離利潤較低的業務。“如今市場上基本上是液晶電視的天下,堅守等離子面板的業務并不是有利于公司發展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年初,松下總裁津賀一宏就對外宣布,松下將擺脫對電視的依賴,實現“去電視化”。占據松下最大收入來源的家電業務一直在拖累松下的整體業績。截至2013財年末,不僅松下位于日本兵庫縣尼崎市的3座等離子工廠將結束運營,松下還將停止民用的等離子電視以及商用的等離子顯示器等產品的銷售。
然而,在液晶業務方面,松下也顯得力不從心。松下方面表示,會削減等離子和液晶顯示器的固定費用。根據松下2013年中期報告,松下薄型電視(液晶+等離子電視)等數字產品受制于競爭環境變化、市場需求低迷,仍然減收。
液晶電視成主角
在劉步塵看來,等離子電視已經趨向于淘汰的邊緣,液晶電視才是家電市場中的主角。各大企業已經開始在液晶電視市場中大力布局,并且OLED電視將成為家電市場中的新一代。
記者了解到,長虹等國內家電企業已經收縮了等離子面板的產量。長虹等離子面板生產線的首期產能規劃為216萬片。據長虹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長虹的等離子面板年產量只有110萬片。目前虹歐正在按規劃建設1.5期,良品率已經實現了95%。
一位家電行業的分析師認為,松下退出等離子業務將給市場帶來一系列影響,韓系廠商在2到3年的時間內可能會完全結束等離子業務,國內家電企業目前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液晶電視的市場布局上,等離子電視業務將會進一步萎縮。
正如曾經消失在市場中的CRT電視、背投電視那樣,等離子電視將成為電子消費領域又一個黯然退場者。劉步塵還指出,在液晶電視之后,我們將會迎來OLED電視的的新時代,中國家電企業應該加強OLED電視的研發力度,否則不僅會失去目前在液晶市場上的優勢,還會導致國內家電企業落后于其他國際品牌。“家電市場的轉型不會止步于液晶電視,我們必須跟上國際市場的腳步。”劉步塵說。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