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整整一年時間過去了。去年11月29日聯想高調發布“個人云”戰略,以“樂云”打通PC、PAD、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四屏終端;今年1月9日,聯想特別選擇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發布首款智能電視;5月8日,聯想首批K系列四款智能電視上市銷售,完成PC+戰略四屏產品布局;10月 22日,聯想發布S系列智能電視,進一步豐富智能產品陣容。一年時間,聯想從戰略發布到產品上市,成功實現從IT領域滲透到TV領域。
從聯想“個人云”戰略來看,在智能時代,電視屏作為最大一塊體驗屏,聯想必須占得話語權。然而,我國彩電行業競爭慘烈,讓人們不禁對這位“熟悉的陌生人”暗暗捏一把汗,微利潤、高費用、缺資源、價格戰、渠道戰,產業鏈的長度和寬度,對每個彩電企業都是嚴峻的考驗。
智能產品界限愈加不清晰
目前所有家電都從傳統走向智能化,顯示終端也從簡單傳達信息向自由互動轉變。在智能時代,PC、智能手機、PAD和電視這四屏越走越近,產品的配置越來越相似。PAD、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在產品配置上都在走PC的路子:單核、雙核、GPU、內存等等,產品之間的界限漸漸不再清晰,人們對智能的體驗只是使用環境不同。手機占用碎片時間,PC更多作為商務辦公用品,PAD則屬于個人娛樂,智能電視擔當家庭娛樂終端角色。因此,這四屏的發展必然趨于一體。從行業現狀來看,傳統彩電品牌海信、長虹、TCL等,在智能時代不約而同又重操手機舊業,在終端體驗上,每個導購員人手標配一部智能手機,與智能電視互動。
權威咨詢機構奧維咨詢指出,大屏是智能戰略的必需終端,智能時代促使傳統彩電廠商向IT過渡,也給IT企業創造機會。聯想從IT涉足TV,其優勢在于IT領域積累的技術、產品和品牌基礎,機會在于智能四屏合一。
新競爭規則下的商機
彩電行業發展日新月異,智能電視興起僅兩年已成為市場絕對主角。國內國外IT企業,都已積極涉足這一領域,加之智能時代的發展模式不同,彩電行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發展模式的不同,給彩電企業創造了全新的商機。在智能背景下,由于平臺和內容的服務水平和質量的差異,彩電行業將有更大市場空間和品牌溢價機會。聯想在IT領域所積累的平臺和內容優勢,將是征戰彩電行業的一大助力。
不難看出,聯想此番有備而來,戰略布局清晰。傳統彩電企業先做硬件,再填內容。聯想則先建平臺,率先布局完備的“樂云”,依靠其在PC和智能手機積累的優勢,把四屏融合為“樂終端”。有專家分析指出,智能背景下,彩電行業正在形成新的游戲規則,聯想打破傳統,由內容到終端,是傳統彩電行業的破局者。
IT風格下的聯想智能電視
分析聯想智能電視產品,在硬件配置、操作體驗、內容服務、APP應用等方面紛紛融合IT領域的特征,不難看出,聯想對智能電視的理解與傳統企業不一樣。
流暢的體驗必須依靠強大的硬件配置,聯想在其上半年推出的三大系列K91、K81、K71智能電視和“十一”最新上市的S61、S51兩大系列產品中,均標配雙核1.2GHz以上CPU,讓電視從此有了強大的心臟;在圖像處理上率先裝配高速GPU,高性能的顯卡讓運行3D游戲更加出色;同時具有1GB的內存和8G機身儲存。聯想以IT風格引領了智能電視的硬件標準,后期傳統彩電企業的硬件配置逐步向聯想靠攏。
在操作系統上,聯想首款電視便是原生態的Android 4.0操作系統,并擁有谷歌CTS官方認證。該操作系統專為電視定制,畫面更清晰,應用程序更豐富,操作更流暢。據了解,目前眾多智能電視中,僅聯想通過此認證。在操作體驗上,聯想智能電視重視簡捷,將智能電視所有應用整合為電視、APP應用和在線視頻三個場景,由此開發出相應的操作界面,并在遙控器上實現語音功能、體感游戲和觸控所有操作。
聯想涉足TV行業,打破了傳統模式,給彩電行業帶來新的理念,也促使行業走進新的競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