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智能電視是由最早的互聯網電視演變而來,它沒有電腦龐大的機身,沒有高功耗,沒有高噪音和繁瑣的線纜連接。傳統的固化式界面雖然操作速度快,但在豐富的多媒體信息面前顯得捉襟見肘,之后正趕上國家政策明朗化,原本互聯網電視時期的在線流媒體“擦邊球”“鉆空子”的問題也已不復存在,于是智能電視閃亮登場。智能系統預裝了常用及實用的應用軟件,且能夠迎合不同人群的“定制需求”,安裝自選軟件,掌控起來更靈活。它可以讓使用者在休閑時盡可能遠離電腦,弱化枯燥的設備操作,強化娛樂性。
目前智能電視以基于Linix系統的安卓系統為主流,個別廠商會將操作系統深度定制化及半封閉化在三星的Smart Hub中只能使用三星指定的一部分軟件,不允許隨意安裝第三方軟件;不少日系廠商則選擇了完全封閉式的“智能系統”,功能及應用都極其有限;許是出于對Google TV平臺種種約束的不滿,LG則決定與惠普的開發團隊合作,將在明年推出基于open webOS系統的智能電視來替代先前自家產品的NewCast封閉式智能系統;至于iOS系統的蘋果智能電視,目前還處于猜測階段,尚未有確切消息流出。
目前互聯網電視平臺業者共有7家,分別是中央電視(CNTV)、東方傳媒、南方傳媒、華數、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IBN)、湖南廣電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CNBN)。受制于種種技術與資源限制等因素,真正投入并運營互聯網電視的牌照方只有東方傳媒百視通、華數和南方傳媒(互聯八方平臺)。因此在大部分的智能電視中,我們看到的都是百視通或華數TV。
盡管主流機型不少已經采用了1G雙核處理器及512M以上的內存,智能電視仍普遍比非智能電視運行速度上慢,反應遲鈍、程序出錯或是假死狀態頻頻出現,在手機上存在的問題同樣也出現在智能電視中。隨著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硬件配置升級,智能電視的內部硬件也會與時俱進地隨之更新換代。
目前絕大多數的國產智能電視使用的都是開放式的安卓系統,在這樣的系統下,可以較寬松地安裝第三方的應用程序,其中不乏一些原本在手機上使用的軟件。然而受到硬件差異性的限制,其中仍有相當多一部分軟件無法與電視系統完全兼容,再加上現有智能電視應用程序商店可選擇范圍非常少(大多數國內品牌應用商店里的程序不超過10個),這就需要電視研發商投入更多的人力及財力去開發具有更強針對性的軟件來充實應用需求。三星與海信在這方面已經走在了前列。Samsung Apps隨其智能手機的問世而起步,發展時間長,基礎相對較扎實,但其限制第三方軟件的加入,程序的通用性較差,有吃獨食的嫌疑,不利于整個環境的發展;海信集團則是拿出一千萬獎金舉辦了“海信智能電視應用大賽”,其背后還有一億元基金和十億元風投創業機會,以此吸引全球App開發高手加入。
由TCL、長虹、海信三家智能終端龍頭企業發起的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簡稱“中智盟”)于2011年5月6日成立,它是一個技術共同體,圍繞智能終端產業鏈相關技術和服務,開展聯合研發、推廣應用、產業標準化、產業鏈建設等工作的行業性、非贏利性企業聯盟,這樣的強強聯合更有利于加速技術及產業的發展。
目前的智能電視已經能夠支持多設備互聯互通(平板、手機與電視之間的互動)、人機語音控制、手勢識別和操控、3D UI 等,隨著機能的逐漸提升,更多的“智能”會加入到智能電視中去,從而真正實現人機的智能交互和完美體驗。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