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互聯網化是電視發展的趨勢;作為家庭中最大的屏幕設備,電視將變得易于整合其他屏幕設備的內容;電視的單向渠道作用在弱化,但依舊是家庭信息的中心陣地;電視與傳統互聯網產品的界限將不再明顯。互聯網電視是一個有趣兒的話題,微軟開啟維納斯計劃的時候,肯定沒想到又是蘋果將互聯網電視機頂盒的概念炒熱,就像微軟最先推出平板電腦,而蘋果用iPad奪走全部榮耀一樣。最近這一年,不論是谷歌、微軟還是老牌游戲廠商任天堂,都在悄無聲息的“大戰客廳”。
美國電視互聯網化趨勢明顯
根據美國NPD的研究調查顯示,美國通過電視來看視頻的人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去年有33%的調查用戶用電視這一屏幕消費網絡視頻,而今年的最新數據表明,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45%。但傳統使用PC看視頻的比例從48%下驟降到31%了(包含臺式機和筆記本)。另外,曾被看好的平板電腦,以及上網本終端,所占的份額都只有1%左右。雖然國內的情況截然相反,但這樣的發展已經是個趨勢,特別是對于國內的相關企業,這個前瞻性尤為明顯。
業內人士總結,電視的互聯網化時總會提到:互聯網化是電視發展的趨勢;電視的單向渠道作用在弱化,但依舊是家庭信息的中心陣地;作為家庭中最大的屏幕設備,電視將變得易于整合其他屏幕設備的內容;電視與傳統互聯網產品的界限將不再明顯。
國內互聯網電視上演拼殺默劇
最近小米被封殺的盒子成了又一個業界的談資。在其影響下,諸多國內的電視盒計劃和產品都得到了更多的關注,甚至一些山寨產品也得以轉到幕前?觳ゴ笃聊弧芬旵1、華為機頂盒,2013年的國內的客廳資源大戰,一觸即發。
小米盒子的話題性和爭議性,不僅來自如小米的光環,還有國內業界和普通民眾對于對于互聯網電視類產品的關注。但互聯網的內容相對于傳統電視媒體的監管較松,且門檻較低,所以想進入客廳領域,必然會遭到政策的管控。這也就限制了互聯網電視發展的態勢。也有人總結,國內O2O中Off Line難成氣候,恐怕也要歸因于此。政策的紅線深深的捆綁住互聯網電視的規范性,多數競爭企業繞不過紅線,行業競爭變成了一出熱鬧的默劇。
不管怎樣,電視互聯網化的趨勢是沒有變法阻擋的。知名科技評論人月光博客也總結稱,傳統電視領域的最主要特點是壟斷節目入口、壟斷價格,即使是目前的數字電視和IPTV都是一樣,觀眾無法上網尋找自己喜歡的節目,只能看廣電總局指定供應商提供的節目;在價格方面實行壟斷價格,大量互聯網上可以免費看的視頻界面在廣電領域都要收費,缺乏競爭力,未來必定落伍而被人們所拋棄。當電視被接入互聯網之后,電視就不再是一個“宣傳機器”,向觀眾“灌輸”特定內容的工具,用戶不再需要守在電視機等待觀看節目,查找影片就和使用谷歌搜索一樣方便,用戶體驗將發生巨變,廣電總局的廣告壟斷將被打破,商家將會以極低的價格在電視上投放廣告。如此一來,用戶、企業、內容商都會因此受益。
廣電總局《關于加強以電視機為接收終端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已經嚴格地劃定了互聯網電視的紅線。不過目前的九家牌照持有商,仍舊樂于尋求視頻內容的提供服務。只需具有足夠新引力的利潤,內容管控的苦惱,相信他們愿意承受。目前國內視頻網站的盈利依舊難言樂觀。機頂盒對于視頻網站內容的推廣,將是轉向生態盈利的好時機。諸如優酷、搜狐視頻等內容商,他們已經手握足夠多的正版視頻內容,付費點播和廣告附加都是他們急于嘗試的互聯網電視模式。
關于互聯網電視的發展形態,目前業界大致分為三類:傳統電視硬件進化的智能電視;運營商的IPTV;機頂盒形態的配件產品。
機頂盒仍是主要入口
智能電視與云電視的概念已不算新鮮,但電視作為家中重要的電器,為體驗互聯網的便捷而在短時間內更新換代的比例恐怕不會很大。對一般的廠商而言,智能電視呃門檻較高,且新產品的價格又騎虎難下。如聯想推出的智能電視產品,想要加快舊產品的淘汰和新產品的普及,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成本控制。IPTV的模式目前也難言成功,管理和監控都比較到位,盈利模式也比較健康,但整體來看,似乎有乏善可陳,毫無特色。目前IPTV的用戶量約為300萬,且增加方式仍是捆綁電信業務,難形成規模性爆發。最后只有硬件的機頂盒產品,似乎最能體現兩者的優勢,除了需面臨廣電總局嚴格的監管外。從這個意義上講,雷軍的戰略不能算高明,但也是切中了電視互聯網化發展的重要時刻。
相信明年,越來越多的電視將會被網絡所改變,坐在沙發上的后仰文化將更加主動、自由。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