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
創維
康佳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平板電視 > 綜述 > 正文
快速搜索:

把脈智能TV系統升級 企業爭走定制路線

2012年11月13日 07:49  來源:中國數字視聽網  字體【   

【中國數字視聽網訊】當PC早就智能化,手機和平板也在大面積智能化的情況下,IT巨頭再次將目光投向TV這一塊屏幕,電視作為新一代智能終端,未來必將成為人們家庭的娛樂中心、信息中心和控制中心。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指出,曾被家電市場吵得火熱的網絡電視,作為電視機向“智能化”過渡的必然產物,與真智能電視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不能實現自由的人機交互和豐富的應用服務。而智能操作系統正是影響上述兩個方面的關鍵因素。對于智能電視來說,選擇了某個操作系統,也就意味著選擇該系統平臺的一系列相關服務、軟硬件支持者,以及無數個在該平臺上運行的應用程序。

目前,Android操作系統是智能電視比較主流的選擇。如果說Android2.X和3.X系統(X代表升級數)撬動了智能手機和平板市場,一躍成為移動設備的最佳搭檔,那么Android4.0系統便是全面叩響智能電視之門的金磚,成為智能電視品牌爭相升級的對象。前不久,首屆安卓中國峰會在京召開。作為安卓進入中國市場后首次在業界舉行的大規模盛會,不僅吸引了數千安卓精英齊聚北京,同時圍繞安卓產業鏈發展問題和安卓開發者生存前景為核心展開的大型交流活動,也讓電視廠商們認識到,深入剖析智能電視系統革新與未來發展趨勢,對于智能電視真正崛起的重要性。

煥然一新:電視升級從內部開始

在蘋果于2006年9月和2010年10月相繼推出了兩代Apple TV之后,有關Apple TV即將進入中國市場的傳聞一刻也沒有停止。而從去年開始,IT及硬件企業競相進軍電視領域的新聞更是層出不窮。聯想牽手上海文廣推出互聯網電視的消息一直不斷,于今年的全球消費電子展上,終于推出其首款智能電視;谷歌則在攜手英特爾、索尼等企業之后,將LG也納入了它的電視平臺陣營。隨后,主打影視娛樂的樂視網重磅推出樂視TV超級電視;近期,有關小米也要做電視的消息不脛而走等等。

盡管,傳統電視廠商相比IT巨頭,有渠道等先發優勢。但電視智能化是一個軟硬件高度整合的系統工程,面對IT企業涉足電視領域來勢洶洶,傳統彩電廠商也日益看重電視由硬終端的競爭向軟實力的比拼轉化,不斷革新智能操作系統。Android系統自2008年發布以來,憑借強大的開放性與兼容性,成為最受歡迎的移動開發平臺,其全球市場份額已穩居全球第一。而隨著智能電視和智能云電視的推出,Android系統也逐漸成為其主流的操作系統。特別是去年Google發布了全新的Android4.0后,更是為智能電視帶來新的希望。如TCL、康佳、創維、海信、聯想等中國知名彩電企業紛紛推出了基于Android4.0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

陸刃波表示,彩電企業之所以不約而同地選擇Android系統,首先因其擁有海量的應用程序;其次,其全開放式的平臺,為消費者創造海量的應用內容提供了條件;再次,如果所有的彩電廠商都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也就意味著智能電視有了統一的應用平臺,這對軟件開發者來說更有激勵作用,使得開發成本降低。最后,相對于手機來說,平板電視分辨率相對統一,軟件開發者無需對一個應用進行多種分辨率的匹配。

水土不服:智能系統移植待完善

Android4.0的誕生雖然代表了智能電視行業走向成熟,成為智能電視新一代操作系統的標準,并為電視、平板電腦、手機“三屏融合”提供新的發展契機,從而實現更好的多屏互動。但是,即便是升級后的Android系統,由于其最初是為智能手機定制開發,將它直接嫁接到電視上,多少會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其主要表現在硬件匹配、軟件開發以及用戶體驗三個方面。

目前升級為4.0的Android系統,在硬件匹配上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因其可以兼容大小屏幕,故對于Android系統原本均是針對小尺寸設備而開發,要支持諸如平板電視這樣的大尺寸家庭設備,會出現的丟幀或視頻壓縮失真的現象,在升級后的平臺上基本不會出現。但軟件應用匱乏和用戶體驗不同于手機帶來的操作障礙,依然是目前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的頑疾。從整體上講,目前智能電視的聯網功能和應用還是有所欠缺。相比于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的軟件應用還是偏少。以主推智能電視的三星為例,其在線商店適合于電視的應用軟件不過900余款。而且Android系統的很多應用程序和游戲均是為了滿足手機的分辨率和游戲方式而設計的,硬是拿到電視機上,不僅在分辨率上不能滿足電視機高分辨率的輸出,而且在游戲的舒適度方面也不能滿足大屏的需求。此外,用戶與數字家庭設備的互動方式與他們和手機的互動方式完全不同,前者是“一對多”的體驗,而且是通過遙控器實現的,后者是“一對一”的體驗,是通過觸摸屏和鍵盤來操作。

陸刃波指出,在智能電視領域,智能體驗平臺、互動變換都將是消費者追求的目標,也是未來彩電廠商的核心競爭力,傳統彩電制造企業要贏得市場話語權,必須在操作平臺和軟件識別方面下功夫。由此可以看出,只是將智能系統簡單的移植,不能完全解決在軟件應用開發和用戶交互體驗方面的智能化問題。

量體裁衣:爭走“定制路線”尋差異

面對Android4.0版正在智能時代迅速普及,傳統彩電廠商在選擇這一“大眾系統”作為升級標桿的同時,也在思考在屏體“差異化”發展空間日益縮小的情況下,如何在內部系統上做出“個性”。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2012年智能家電產品市場需求調研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智能家電認知度愈六成,而人機交互、操作便捷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由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定制系統”不失為一條較好的出路。走“定制路線”不僅能夠解決普通Android系統直接移植電視上帶來的“水土不服”,同時,可以極大地發揮自身產品的優勢,尋求差異化與便捷化的服務。

所謂定制,并非棄用Android,而是“揚棄”的過程。如近期,海信正式發布了針對智能電視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統海信Androidtv pro(中文名:“海安”),并同時推出了基于該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國內另一大品牌TCL的“十一”新品,也搭載了針對電視深度定制的Andriod4.0+系統,力求掀翻家庭娛樂新潮流。而一直以打造“中國智能電視第一品牌”的長虹,為了體現更多內容、更多應用、更好交互、安全可靠、從個性化到人性化的開發指導思想,也一直努力打造基于Android 4.0面向TV全面定制開發的Android TV Plus。據悉,Anndroid TV Plus除了完善長虹首創的中文語音智控功能,還全面整合了長虹在模擬及數字電視領域內的多年核心技術積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獨立平臺演進模式。

當然,由于定制系統大都是在谷歌的安卓系統上“量體裁衣”,故未來的智能系統革新,除了要在各品牌間尋求差異化,同時也應排除被谷歌制定的標準所鉗制的隱患。未來誰將主導智能電視系統,現在尚無定論。但智能電視企業在打造深度專屬定制系統的同時,彼此結盟或許能夠更好地搶占行業話語權。

[TCL]42V10FBE
[TCL]42V10FBE
價格:6990元
[瀚斯寶麗]小卡車
[瀚斯寶麗]小卡車
價格:3980元
[海信]LED46T28GPN
[海信]LED46T28GPN
價格:面議
[三星]46C6900
[三星]46C6900
價格:面議
[松下]TH-42S10C
[松下]TH-42S10C
價格:6999元
明基
MAXHUB
快捷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