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對于“80后”而言,保存的記憶不僅僅是溜溜球,踢毽子,跳皮筋,吃著一毛錢一根的冰棍。童年給我們記憶深刻的還有家里買過的第一臺電視,第一臺洗衣機。自改革開放起,中國加入WTO世貿組織,人均GDP收入增長迅速。對于“80后”而言,您家第一臺電視是什么牌子的想必記憶非常深刻吧。
牡丹并不簡單,首先牡丹的前身名為“北京電視機廠”,1973年建成,雖然早期以9英寸黑白電視為主,但是在當時的年代當屬一流。隨后在經歷浪潮中,牡丹生產了中國第一臺彩電為人們熟知在此優勢上,并且一度占有了中國50%彩電市場份額。
其實在90年之前,牡丹在市場占有率還在20%左右,在顯像管電視的年代,牡丹電視作為國產大牌電視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墒亲2000年左右逐漸開始沒落,其原因比較復雜。在電子市場而言發展速度是非?斓模秃帽任覀兪掷锏碾娔X,往往一年之前5000塊買的電腦,半年后即可能降價2000元左右。在當年中國經濟雖然在增長,但是人才和科技發展方面與當時的日本相比還是相差很多,在當年電視機轉型的平板液晶的年代,差距逐漸顯現出來,牡丹銷量逐步下降,被當時的外資企業迅速搶占市場。
到2002年9月,北京牡丹電子集團公司將自有設備資產同“牡丹”商標投入到江蘇賽博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了江蘇賽博牡丹電子有限公司,工廠移師江蘇鎮江。第二年,“牡丹彩電”重出江湖,不過主要生產低端產品供應農村地區,此外出口則是牡丹電視的主要目標,因此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根本見不到牡丹的蹤影。此后,牡丹依舊謀變。2004年初,牡丹曾與創維集團接洽,雙方擬采取資本合作或以“品牌+技術”的合作模式,利用創維的高端技術恢復牡丹的品牌。不過因為種種原因,雙方的合作沒有實現。眼下,牡丹又與同在北京的液晶面板巨頭京東方展開合作,雙方共同推出牡丹牌液晶顯示器。
其實牡丹并未消失,只是自臺前轉到了幕后,在邊低調運營的同時依靠強大的研發能力在做顯示技術的幕后工作。比如近年來新研發的60.1英寸超高清晰度顯示終端,其清晰度可達普通高清電視標準的四倍。完全媲美現今剛剛出現的4K高清電視。
在第14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我們看到了牡丹的最新產品,其中包含3D攝像機、四倍高清顯示器、數碼接屏在內的諸多產品。雖然此次牡丹的復出帶給了業界很大震動,但是對于牡丹復出的前景,諸多專家各自都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會認為牡丹在現今市場并不占優,因為很多企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占有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如果牡丹并未有特別突出的表現,消費者是否能夠接受一個沉寂多年的品牌電視?當然有反方自然也有正方,也有部分專家認為牡丹還是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以及許久多年前消費者的親切感,還是有一定的賣點。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