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液晶面板行業的持續回暖,讓剛剛投產的國內液晶面板生產線都感到了春意融融,繼TCL集團主導的華星光電宣布從9月起實現盈虧平衡后,擁有4條液晶面板生產線的京東方也在2007年后再次出現了季度盈利。
根據京東方30日發布的三季度報告,第三季度京東方實現營收75.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0.2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52億,同比增加116.34%,而去年同期京東方的虧損則為6.35億元。
對于長期處于虧損狀態的京東方來說,這次季度盈利是多年來期盼的業績拐點,從成都4.5代線到剛剛完全達產的北京8代線所形成的全球前五位的產業規模,讓京東方甚至比臺灣同行友達、奇美更早實現了盈利。
對于華星光電和京東方遇到的面板行業的好時機,業內人士普遍用“命好”來形容國產面板的境遇:32寸面板幾個月以來的供不應求讓以生產32寸面板為主的國內面板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根據TCL集團10月12日公布的9月數據,其投資的華星光電,9月份產能實現10.8萬片(2.2×2.5大片),良品率達到95%,實際銷量165萬片(主要為32寸),加上京東方合肥6代線部分產能和北京8代線的大部分產能,以及南京中電熊貓6代線的產能,這也剛剛能夠滿足國內市場對于32寸液晶電視面板的需求。
目前,奇美、友達等臺灣面板廠商逐步開始減少大陸廠商集中發力的32寸液晶面板市場,其6代以下的面板生產線開始轉向切割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面板,而6代以上高世代線開始傾向于39寸、47寸、60寸等差異化的大尺寸產品,這就給京東方和華星光電32寸很大的市場空間。
這也是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投產后產品依然以32寸液晶面板為主的主要原因,不過京東方6代線和8代線切割的32寸面板從6月開始大部分主要出口給三星、冠捷、索尼、東芝等外國品牌,而華星光電也出售25%的面板給三星等國外品牌, 這讓國內32寸液晶面板的供求更為緊張。
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開始將部分面板生產線產能轉向更大尺寸的面板切割,國內32寸液晶電視面板的供應將更為緊張,這也是京東方開始籌備繼續擴大產能的重要原因。
根據京東方的最新公告,其與合肥市政府及其投資平臺共同投資285億元建設一條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工程正在加緊推進,雖然京東方暫時無法再次通過A股資本市場再融資,但是為確保項目建設如期進行,巢湖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合肥鑫城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及合肥市指定的其他國資平臺擬在2012年末以前完成向鑫晟光電增資43.55億元人民幣。
京東方顯示總經理劉丹告訴筆者,“本來合肥8.5代今年應該竣工投產的,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沒能實現,京東方希望竣工時間能在2013年第四季度前。”
京東方在重慶再建一條8.5代線的計劃也與當地政府達成初步協議,與此同時由廣州市政府、創維集團合資建設的廣州LGD8.5線也重新簽署合資協議并將進入前期基礎建設階段。
加上三星蘇州8.5代線,國內2013年在建的面板生產線還有3條,到2014年國產高世代線數量也上升到5-6條,是否會導致新一輪面板過剩,重蹈光伏行業的覆轍?
對此,創維-RGB中國營銷總部總經理劉耀平表示,“無論是面板和光伏,在地方政府的參與下必然出現產能過剩的混亂階段,但是大亂后生存下來的企業必然成為全球面板或光伏行業的領導者,從面板行業來看京東方有望成為這樣的領軍品牌,要是沒有這些投資,國內平面顯示行業將更加糟糕。”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