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
創維
康佳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平板電視 > 動態 > 正文
快速搜索:

智能化家電落地難 軟件不“硬”是主因

2012年10月30日 08:14  來源:濟南日報  字體【   

【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智能化對企業來說是一場殘酷的考驗,在它的沖擊下,未來十年中國電視機品牌將不會超過三到五家。”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曾向媒體透露。一直以來,消費者對于智能化家電都有很高的期望值和關注度,但是智能化的落地程度卻讓人們大失所望。

智能的目的就是用戶獲取更多的信息,將多種功能基于一種產品,使產品更加靈活多變,富含人性化元素,改變老百姓過去同一時間必須看同一內容的形式,給用戶更多自由的空間。

縱觀眾多電視或配套新產品,都以“智能”為主題,推出了眾多新的功能,但一定程度上這些功能卻無法實現,讓消費者絲毫感覺不到一點智能。筆者了解到,在國產品牌中,智能電視聯通率僅不到60%,這也是國外市場面臨的普遍問題。也就是說買了智能電視智能當普通電視使用。

筆者認為,智能家電落地難主要在于相關軟件的不“硬”,三網融合的進度緩慢,其內部電信和廣電系統的利益沒有很好的平衡。從而造成了智能電視總體聯通率偏低的局面。畢竟在智能電視的應用開發上,中國的進度和全球保持一致,基本都是剛剛起步。迄今為止,移植到電視上的手機應用還沒有出現商業成功的案例,高清、大屏、多人分享的電視優勢尚未發揮,這正是電視APP(應用)開發的基石。雖然前景可觀,但是要吸引開發者,針對智能電視特性開發APP還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在目前盲目地炒作智能化的概念是沒有絲毫用途的,只有真正把相關軟件開發成熟,真正加載在硬件設備上才能稱之為名副其實的智能化電視。

誠然,在智能化時代剛剛開啟的今天,電視作為顧客體驗的載體,要徹底擺脫以硬件為導向的傳統模式,必須突出內容和服務。而未來只能電視競爭,不只是終端產品的競爭,更是“平臺+軟件+內容”的整體化競爭。消費者需求原本非常簡單,買智能電視就是沖著智能來的,如果硬件中加載了智能功能,但其功能卻由于軟件配套不成熟而無法利用起來,智能電視也就相當于一臺電腦。

再看三網融合,回顧美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發展三網融合的經驗,其關鍵一點,在于具備了融合的產業基礎。即便運營商不想運作,產業自身也會通過各種途徑,比如計算機網絡的自動化、通訊網絡的大規模數據存儲等,實現融合。美國的三網融合是由企業主導及投資的,其決定因素在于產業及市場的發展和需要。因而筆者認為中國的三網融合也應該把精力放在廣電產業與電信產業如何面對實體產業的滲透上,并最終可以在石油、鋼鐵等大型產業層面實現落地。所以,一個獨立的監管機構是必須的,然而由于制度困境,在具體執行上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此外,我國的電信業務一直很難界定清楚。與國外著重管理績效結構不同,我國電信行業發展的是全業務,一些新業務比如云計算等,很難在電信法中予以體現,這才是三網融合一直難以出臺的真正原因。

因此,筆者建議,首先國家應當成立一個高于工信部和廣電總局、類似“三網融合專家委員會”這樣的機構。第二,做好基礎研究,歸納總結十幾年來我國三網融合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同時考慮未來可能遇到的諸如投資浪費、重復建設、技術偏移等風險。第三,建立一個利于三網融合進程發展的法規制度,為整個工程建設保駕護航。當然,人們還是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真正的智能化時代的到來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制度以及產業層面的深刻變革,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完成,也不能只依靠政府頒布政策與文件來解決。但是,三網融合一旦“踏實”落地,必定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真正的方便和快捷。

[TCL]42V10FBE
[TCL]42V10FBE
價格:6990元
[瀚斯寶麗]小卡車
[瀚斯寶麗]小卡車
價格:3980元
[海信]LED46T28GPN
[海信]LED46T28GPN
價格:面議
[三星]46C6900
[三星]46C6900
價格:面議
[松下]TH-42S10C
[松下]TH-42S10C
價格:6999元
明基
MAXHUB
快捷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