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據悉,大眾是在蘋果iphone及ipad之后才開始真正了解觸控技術的。雖說當前智能移動設備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體驗,但至少在打字這件事上,當前移動設備的用戶體驗還要遠遜于傳統的無力鍵盤,不過新型觸覺反饋技術的應用將會改變這種局面。
2006年,Senseg成立于芬蘭,它所開發的觸感反饋技術因為能夠準確模擬紡織品的表面質感,被美國《時代》雜志評為2011年年度50大最佳發明之一。Senseg的觸感反饋技術并不會改變設備顯示屏的物理結構,它的原理是向使用者發射身體難以察覺的電信號,進而在皮膚周圍形成一個震蕩靜電場。當用戶接觸顯示屏時,靜電能夠調節手指與顯示屏間的摩擦,進而使用戶產生仿佛真實一般的紋理感受。
觸覺反饋技術顛覆傳統 享完美觸控體驗
無獨有偶,在今年的洛杉磯國際圖形學年會上,一款由迪士尼開發的名為REVEL的顯示設備驚艷全場,其技術原理與Senseg頗為相似。當用戶用手劃過在REVEL時,表面上看只是手與光滑的玻璃屏幕在發生接觸,然而用戶體驗到的卻是在撫摸諸如木制品、墻面、鵝卵石等。雖然這項技術還未真正推向市場,但是僅從現有的描述已經足以讓人期待。仔細想想,自從智能手機流行后,你已經多久沒有盲打過短信了?雖然 iPhone的狂潮顛覆了手機行業,為用戶帶來了眾多全新體驗,但至少在打字這件事上,目前移動設備的用戶體驗要遠遠遜于傳統的物理鍵盤。Senseg和 迪士尼的觸覺反饋技術的應用很有可能改變這種局面。其實,2009年時微軟也曾經申請過一項關于“觸覺”的專利——“感光形狀記憶聚合物顯示屏(light-induced shape-memory polymer display screen)”。與Senseg的原理剛好相反,微軟的技術恰恰是通過改變觸摸屏的物理特性從而使用戶感受到與真實情景相同的效果。據悉,微軟使用了一種具有感光和記憶特性的聚合物涂層,在不同波長的紫外線照射下,這層涂層會變硬突起或者變軟重新歸于平整。
觸覺反饋技術應用原理
2012年6月,一家名叫Tactus的公司將微軟專利中描繪的情景變為了現實,當然,是以一種不同的方式。根據Tactus展示的原型機產品,當用戶需 要調用鍵盤時,原先平整光滑的觸摸屏會發生神奇的變形,鍵盤的每個按鍵都會對應一個圓形的突起,瞬間一塊物理鍵盤就出現了,使用完畢后,觸摸屏又會還原成 為原來平整的狀態。這樣的表現與當年微軟專利中描繪的實際效果頗為相似,不過Tactus的技術原理與微軟并不相同。Tactus在顯示屏上加上了一層所謂“力反饋層”,厚度不超過1毫米。“力反饋層”中是精心設計的細小通道,其中注滿了液體,當需要物理鍵盤的時 候,液體的分布就會發生變化,經由不同的通道,液體在觸摸屏的特定區域發生聚集,從而形成水泡一樣的半球形突起的物理按鍵,實際效果相當神奇。
蘋果和Senseg這邊還在按兵不動,但老牌觸控技術公司Immersion卻正在將觸覺技術推向移動設備市場。游戲玩家朋友們對這家公司一定不會陌生,它開發的TouchSense力反饋技術被廣泛應用在XBOX 360和PS3等游戲主機的震動手柄當中。搭載這項技術的手柄能夠配合游戲畫面中的動作發出不同的震動,比如可以在賽車游戲中模擬不同地形駕駛的震動感受。這家成立于1993年的公司近20年來一直專注于觸覺相關技術的開發,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積累了超過1200項專利,有近4億臺的移動設備正在使用由它開發的技術。與科幻感十足的Tactus相比,這家老牌廠商的技術則要務實許多。手機震動大家都不陌生,Immersion的觸覺技術正是從傳統的手機震動上衍生出來的。目前手機的震動功能主要依靠手機內置的LRA(線性共振傳 動器)與ERM(旋轉偏轉質量微電機)來實現,它們只能提供相當基礎的震動效果。但是隨著LRA與ERM的發展,通過軟件編程可以對震動效果重新設定,從而實現豐富的應用,而這正是Immersion的優勢。
不管怎樣,全新的觸覺技術正在顛覆智能設備觸摸屏的用戶體驗,當然,最值得期待的依舊是下一代的iPad。在iPhone 5因為缺乏創新而飽受外界批評的背景下,蘋果會不會依靠Senseg的觸覺反饋技術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大家拭目以待吧。
(編輯:Karl)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