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日前,創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部總經理劉棠枝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從各液晶面板廠商剛剛報給我們的11月份產品報價,32英寸面板價格又上漲3美元,整機廠商要想盈利必須提價了,彩電漲價這是過去10年從來沒有過的事情。”昨日,創維集團方面也向筆者確認了上述說法。
“就液晶電視領域而言,國內彩電廠商在零售終端的議價能力相對較弱,即便想要漲價也并非直接將原有產品漲價,而是通過減少促銷機資源等其他手段來實現。”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表示。
不過,有資深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蘋果AppleTV等新模式的出現,電視在產業鏈的地位越來越低,其發揮的作用可能只是一個顯示終端,因此,就算漲價動機存在,結果恐難樂觀。
據群智咨詢調查數據顯示,10月32寸HDopencell均價環比上漲3美元,42寸FHD(全高清)則環比上漲5美元,預估漲價趨勢將持續到11月份。
Display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告訴筆者,多種因素促成各面板廠商持續漲價,除面板廠商的供應能力有所下降,也有各家面板廠商對產品策略的一些調整,同時從目前整個需求看有些回升,尤其是中國內地。
面板漲價,會否倒逼其他彩電廠商必須以漲價來應對,除康佳方面表示不便發表言論外,長虹多媒體產業公司副總經理蘇子歡在接受采訪時稱,面板價格的漲跌已很平常,對長虹自身而言并不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蘇子歡稱,單純靠硬件盈利的時代已過去。智能3D液晶電視與普通的液晶電視差價在500元~600元以上,面板上漲的部分與之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張兵認為,即便在2006年或2008年面板價格遠遠不止3美元時,國內彩電廠商的提價也從未發生過。相較過去,32英寸面板現今的價格只漲3美元,漲幅并不算多,應屬于彩電廠商能消化的部分。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彩電廠商的毛利率都在20個百分點以上,如采取提價的措施,也只是廠商的營銷行為。
“實際上,面板價格是跟隨供需在變化,如銷量不好,各面板廠商一定不會貿然提價。”張兵說。
據NPD DisplaySearch研究顯示,盡管當前中國消費市場整體仍比較低迷,但國慶期間液晶電視的銷售,明顯好于其他白色家電、通信等產品。
盡管有業內人士認為電商的促銷也撬動了市場。但張兵表示,電商促銷實際上只是一根導火索,其在整個市場所占的比例還非常低,在量上沒有太大的貢獻,出貨貢獻最大的還是傳統渠道。就中國市場而言,在液晶電視的消費上,電商占的比例不會超過10個百分點,這個占比相較于發達國家而言非常低,電商在歐美國家的比例差不多在20個百分點左右。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