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盡管市場本身并不太熱,但越來越多的IT企業正在覬覦智能電視市場。
繼視頻網站樂視網宣布計劃推出自有品牌的電視機產品,樂視TV“超級電視”后,包括海爾、長虹等傳統家電廠商又推出了一系列新智能電視升級產品。
至此,智能電視市場上形成了兩大派別,以蘋果谷歌為代表的IT企業,及幾乎全都涉足智能電視產業的傳統的家電企業。
概念之下的虛熱
已經成為共識的是,如果單純從智能電視機這個終端產業層面來看,智能電視或許將不會是一個革命性的產品,但在云服務的整合下,智能電視將成為智能終端產業鏈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最先認識到這個重要角色的是蘋果公司,此前有消息顯示,蘋果將于2012年底推出三款不同尺寸的電視,該產品將為蘋果2013財年營收貢獻4%-8%。但最近又有消息傳出,蘋果可能在明年上半年發布其智能電視新品。
相比于蘋果的謹慎,國內彩電廠商普遍就去年就推出了各種功能定位的智能電視初級產品,而以樂視網、優朋普樂等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也紛紛涉足智能電視產業。此外,以阿里巴巴、海爾等廠商為代表的跨界合作,也助推了智能電視升溫。此前,阿里巴巴曾聯手海爾,聯合推出基于手機、電視、電腦多屏合一的阿里云服務。
據DisplaySearch預測,到2015年全球智能云電視將有望突破1.3億臺,接近全球出貨量的50%,智能云電視已成為全球彩電業的發展主方向,而且普及進程正在加速。
“但這一統計數據并不能說明太多問題。”國美電器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者選擇智能電視,更多是由于智能電視在價格上與其他平板電視沒有太大區別,且硬件性能更優,“智能電視操作的復雜性,功能和內容的不豐富,很可能讓其智能的那部分功能成為擺設。”
應用為共同軟肋
據了解,樂視網承諾將在兩年內投入5億-15億元用于發展電視業務。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認為,樂視進軍智能電視領域的優勢包括,“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全產業鏈業務體系,擁有行業最全的影視劇版權庫,國內熱門劇六成的獨家版權歸其所有。此前已推出多款高端互聯網智能機頂盒,為推出超級電視奠定基礎。他透露,未來,樂視TV“超級電視”盈利來源主要將來自于硬件銷售、內容收費、應用分成和終端廣告。
而在硬件方面,則委托專業代工廠商代工完成,“樂視電視目前正在進行關鍵的測試升級和完善工作,預計在未來9個月內完成產品化推向市場”。
與蘋果、谷歌等國際大佬在智能電視領域的思路相同,樂視網希望通過平臺和應用來拓寬其在智能電視領域的發展道路。但與兩大巨頭所不同的是,兩大巨頭的智能電視平臺是一個開放的智能電視應用平臺,而以互聯網視頻起家的樂視網此次推出智能電視,仍然基于互聯網電視應用,這顯然不足以稱其為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電視”。
而在系統方面,目前市場上不同智能電視采用不同操作系統,給應用開發者帶來極大障礙,智能電視領域更是缺乏類似智能手機領域的平臺主導者。雖然一些主流電視廠商均發布了針對智能電視深度定制的操作系統,但無論是開發者數量還是應用數量,智能電視開發平臺都無法與智能手機開發平臺同日而語。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目前的智能電視更多是概念上的炒作,可以稱作‘多功能電視’。智能電視開放平臺目前還未真正成型。”賽迪顧問分析師王安表示。
由此可見,無論是IT廠商主導,還是家電廠商主導,要想在智能電視市場有所斬獲,均需在開放平臺的搭建上有更多作為。
問題不少
某不愿具名的彩電廠商人士表示,彩電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過去并沒有相關的技術積累,怎么可能一夜之間都推出智能電視呢?這說明一個問題,中國企業在做產品研發和新技術方面,心態過于浮躁。“等到有一天蘋果公司也推出了相關的產品的時候,我們猛然會發現原來智能電視是這樣的。”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技術積累的缺乏,將直接導致產品精細化的打折。“蘋果電視準備了好幾年,至今仍然是個未知數,前期只是推出了Apple TV,這個電視盒產品。”
此外,由于并不具備銷售渠道、硬件生產規模上的優勢,對于IT企業而言,智能電視的盈利模式就顯得尤其重要,目前階段,并非所有終端屏都可以實現商業價值,但這種模式可以建立起強大的競爭優勢:有些屏是用來價值變現的,有些屏是用來黏住用戶的。“是價值變現還是黏住用戶?”電信專家項有建認為,定位是一切一切的出發點。
此外,渠道困境將成為IT企業推廣智能電視的最大障礙。有報道稱,聯想智能電視產品自五月初正式面世銷售以來,市場銷售情況并不理想。據悉,聯想智能電視僅在一二線城市的幾十家蘇寧、國美門店有售。相對于其他家電廠商的銷售渠道,這樣的銷售渠道顯然遠遠不夠,聯想數字家庭事業部總經理熊文表示,下一步,聯想將選擇三、四線城市和地縣級城市作為聯想電視的銷售突破口。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