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視來
明基
鴻合
當前位置:中國數字視聽網首頁 > 投影屏幕 > 動態 > 正文
快速搜索:

中國數字電影市場井噴成全球第二大市場

2012年09月24日 14:44  來源:經濟觀察報  字體【   

【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近年來,中國數字電影市場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今年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2009年中國首次進入全球排行榜前十名,當時是4700塊的屏幕,但里面是有2000多塊的數字銀幕,這個數字到2010年變成有5600塊,一年成長大概900塊的現代屏幕。不管是好萊塢的影片,或是中國本土的影片拍攝、制作的數字化程度都越來越高,屏幕上的增長也是超過30%。到今年底整個銀幕的數量將達到12000塊。

中國數字影院增長潛力巨大

事實上,DLP的技術不僅被用在大的銀幕影院里,也被用在現在很有潛力的新興市場,比如微型投影,只有手機殼大小,我們有一個iPhone賣得很好的手機殼套,大家都很喜歡,但目前只在美國賣。從巨大銀幕到這么小的芯片都是基于同樣的DLP技術。

現在全球大概有12.5萬塊銀幕,真的轉換到數字的大概7萬塊,所以還有5萬多沒有轉換過來。但中國基本上是百分之百的轉換率,但我們看到中國在經濟方面發展得不平衡,在某些區域對這個需求是不一樣的。在轉換的過程中,一般的影院一定是先去選最大的銀幕轉成數字,因為成本的關系,不會先轉換小影院。但是之后慢慢地要把銀幕數字轉換到中型或小型的銀幕,這是為什么我們今年推出這個S2K的芯片產品。

我們三個客戶,巴可、科視、NEC在中國都有制造的部分,中國制造出來之后不僅覆蓋中國市場,也覆蓋全國各地,剛剛提到的小2K的小芯片,基本上都是在中國制造的。

中國是現在增長最快的一個市場,今年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的市場。2009年中國首次進入全球排行榜前十名,當時是4700塊的屏幕,但里面是有2000多塊的數字銀幕,這個數字到2010年變成有5600塊,一年成長大概900塊的現代屏幕。不管是好萊塢的影片,或是中國本土的影片拍攝、制作的數字化程度都越來越高,屏幕上的增長也是超過30%。到今年底整個銀幕的數量將達到12000塊。

中國市場目前已經有6000塊左右的銀幕,有著非常巨大的發展潛力,這也包括來自國家的支持,使市場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這不僅是影院的市場,也為數字影院市場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早在2003年始,我們跟中國電影科學研究所就保持著合作伙伴的關系,中影對DLP技術的確是相當認可的,他們不直接跟我們購買產品,但我們協助他們了解怎么從膠片轉換到數字、技術的演進,分享市場上和技術上的資訊。我們已經看到每年中國有3000塊屏幕的成長。2008年DLP主要的市場份額是以歐美為主,2011年歐美的比例相對在降低,中國的部分大概占全球的40%,而且這40%中又有大于50%是中國市場。

前一段時間我在卡梅隆的辦公室聊高幀率3D電影的時候,大家聊到在高楨率的3D之外,可以嘗試在影院的銀幕上做一個互動的體驗。我們曾經討論過,有個東西在那邊,我們坐在不同的地方,這邊可以碰那個泡泡,那邊可以碰那邊的泡泡,所以影院的部分互動可能是下一個可能,所以對我來講就更令人興奮了,這只是一個開始。

預計在2018年,包括拉丁美洲、亞太區、歐洲北美區在內的全球市場膠片轉換數字電影的轉化率是80%左右,唯獨中國在膠片向數字電影的轉換率是百分之百。就是在六年內,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數字電影市場,這是我現在常來中國的原因。

怎么樣的產品會更適合中國的市場,是我們主要考慮的東西。比如說在農村市場,可能有些小影廳只有一個銀幕,所以,我們需要跟合作伙伴合作,把價格降到合理的范圍,現在中國已經變成單一國家在數字投影業務最大的市場。2014年亞洲部分大概提升到60%,這60%的市場機會中又有60%是來自中國市場。

DLP不只是在創造技術

七八年前,我幾乎每個月都要去好萊塢一次,作為技術專家,我考慮的是像規格數字這樣的部分,比如壓縮比、聲音、DCI規范,甚至每秒幾幀的規格數字。但這些東西轉換到電影上,就是色彩精準度。在電影里我們的技術只是很小的一塊,科技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好的觀影體驗,當然也可能破壞這個體驗。

我們跟一些好萊塢著名導演合作。希望通過他們的新技術或新的3D電影搭配我們的技術來發展,使整個市場有一個更快速的發展。這里面包含電影的主題、內容、講故事的手法、拍攝的手法,包括現場的設備、座位大不大、舒不舒服、爆米花等食物都很重要,這都會影響到每一個消費者進到影院里觀影的體驗。

其實在整個普及過程中,我們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或者有幸介入到了很多的事情之中。比如后期制作的一些內容,比如《蜘蛛俠》,他們也把一些后期制作的東西跟我們交流!队赂业男摹分破藢σ恍┚G色以及色彩表現方面的東西提出了要求。

去年,夢工場 CEO Jeffrey Katzenberg提到膠片市場在過去每十年、二十年會有一個轉換,比如以往是從黑白到彩色,然后從膠片到數字,聲音部分從一般的聲音到3D環繞音響等等,這都會是影院不同的進程。

現在我仍常跟好萊塢的人打交道,和詹姆斯·卡梅隆、皮特·杰克遜(好萊塢著名導演)都很熟,他們都叫我好萊塢Dave。你很難想象我作為一個工程背景的技術人員可以有幸參與到整個行業當中,甚至是電影的制作過程當中,這個是比較獨特的經歷。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些事情,DLP不只是在創造一個技術,我們也等于是幫助電影制作者或創業者,去實現他們想要呈現的創意、藝術。

卡梅隆通過《阿凡達》證明,用3D可以做出非常棒的電影,《變形金剛》也是一個3D可以做到很高的亮度證明。另外,卡梅隆在明年4月份會把一些2D的電影轉成3D。Peter Jackson(《魔戒》的制作人)的《霍比特人》大概在明年12月份的時候上映,基本上會用48幀每秒高幀頻的制作。

卡梅隆的《阿凡達2》和《阿凡達3》通過將幀頻提升到48幀或60幀的方式,提升3D的效果。從DLP來講,除了在亮度、色彩表現、穩定性、可靠性方面做得很好,另外DLP微鏡的片斷速度非?,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只需要軟件的升級就可以實現高幀頻的變化了。不過卡梅隆也說過,用3D可以提升電影的質量,但并不代表3D能把一個壞電影變成好的電影。

做好運營模式非常關鍵

回想1998年的時候要做到數字影片的轉換,DLP作為一個新的技術如何實現轉變,當時我跟好萊塢的很多制片方(包括技術人員、后期制作人員、發行方)有很多的交流。

記得那時華納迪士尼負責發行的CEO告訴我們,不管是導演、編劇還是制片人,花了那么大的心思去完成這部電影之后,結果在某個城市看到他的電影被播出來是很差的質量,心都快碎了。

他希望在電影播一段時間之后,影片的質量和開播的時候一樣好。這一點當時的膠片電影是做不到的:膠片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后,質量會發生一些變化,從而導致放映效果下降。這給了數字電影一個機會——數字電影在整個使用期間的品質和播放效果能保持一致,不管是多長時間之后播放效果都跟首映時一樣,可以保證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點觀影質量是一致的。

這對DLP來講還是很有挑戰的。我們對對比度、亮度、分辨率以及其他方面與他們進行了充分的溝通,經過一年多的交流合作之后,在ShoW-est電影展上,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星球大戰》系列的導演)看了我們的演示之后做了一個決定,他說:“我的《星球大戰》想做對比。”我們在加州弄了兩套系統,一套是DLP的數字放映系統,另一套是當時所謂的競爭技術。在做對比實驗的時候,DLP影院的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基本上是早上去看電影,晚上接著去看。主要是對比影像質量、亮度,考驗產品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我們的記錄發現技術非常穩定、非?煽,大家都很開心。

此后,我們跟迪士尼、華納兄弟等電影制片和發行的公司合作,在美國做了15個試點,在美國之外的歐洲、日本做了10到12個試點實驗。當時電影是《玩具總動員2》,很多好萊塢的制片人,包括一些影星和后期制作人員覺得不可思議,他們每次觀影之后,都要爬上去看那個投影機

當時還有一件大事,6個主要影片的發行公司成立了DCI(迪士尼、20世紀?怂、派拉蒙、索尼電影、華納兄弟等公司組成的數字電影倡導聯盟,公布了數字電影全球通用的標準),涉及到各個方面的技術規格。DCI代表的就是高品質、好的觀影體驗。當時我們斷定,數字電影肯定會是趨勢,并不存在可行不可行的問題,只是需要慢慢推進。

但還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個就是全球標準性的問題,因為當時35毫米膠片放映機,在全球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去放,我們想盡快賣我們數字影院的芯片,就需要一個全球的標準,這是我們的2K原型機的基礎。第二個就是商業模式的問題。院線的擁有者必須對放映設備擁有所有權,但機器在當時價格非常昂貴。如果數字發行的話,會給發行方節省很多的費用。

當時一個可行的商務模式是:好萊塢的發行方可能會承擔一部分對于設備的費用。同時讓觀影的人們能夠看到數字影院跟膠片電影究竟有什么樣的差異,為什么要花這個錢去看數字電影。他們能看到更多差異化的東西,才可以愿意花更多的錢去看這個電影,從而使院線的運營有更多的收入?傮w來講,就是怎么樣把運營模式或商務模式做好,這是當時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我們對影院的客戶有不成文的承諾,我們提供給你的在影院里做得到的技術一定是在家里做不到的,一臺大的Cinema放映機有三片4K芯片在里面,除此之外還包括很多軟件,與家用的投影設備有很大區別。雖然是基于相同的DLP技術,但是我們可能在一些細微的部分做一些調整。以免未來這樣的技術會阻止人們進電影院看電影。
 

明基
MAXHUB
快捷
產品關注排行
a天堂中文在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