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近年來,我國平板顯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國內高世代液晶面板線的建立拉動了整個平板顯示上下游產業鏈的快速發展。強大的市場需求極大地帶動了對上游材料和設備的需求,推動了像玻璃基板、液晶材料、背光源組件、偏光片、IC等材料及設備的國產化進程,對促進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基礎器件、材料和裝備的技術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然而,與日韓相比,我國平板顯示產業鏈關鍵材料和設備仍然受制于人。清華大學液晶技術工程技術中心教授張百哲在接受專訪時說:“我國上游材料配套一定要形成規模,才能擁有定價權。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投入很大力度支持配套產業發展,我國配套產業發展應該重視良品率的提升和資源的進一步整合。”
國產化配套率提升至31%
隨著國內液晶面板制造企業產能規模的擴大,中國新的材料和裝備企業也被拉動起來。
平面顯示產業集群的龍頭是面板,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大陸已經建成十多條液晶面板生產線,年產能3000多萬平方米。中國面板產能比重持續提升的同時,對上游關鍵材料和設備拉動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深圳市三利譜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軍說:“過去偏光片的生產幾乎由少數幾家日本公司所壟斷,近幾年TFT-LCD用偏光片才獲得突破。三利譜的中國首條寬幅(1490mm)大尺寸TFT偏光片生產線在2012年6月正式量產,目前產品良品率已到90%以上。”
筆者了解到,2012年上半年,我國一批平板顯示相關項目完成驗收,部分關鍵材料、設備已實現國產化,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長虹等國內企業加快平板顯示項目建設,目前國產化配套率提升至31%,裝備國產化率已經提升到約15%。
京東方總裁陳炎順表示:“隨著京東方等國內液晶面板制造企業產能規模的逐漸擴大,中國新的材料和裝備企業也被逐漸拉動起來。咸陽彩虹集團和中國建材集團分別上馬玻璃基板、保定樂凱上馬偏光片;此外,中國一批半導體設備企業正在技術攻關,北京七星華創已經為京東方提供設備。未來5年,平板顯示產業的裝備國產化率有望達到30%以上。”
形成規模才能擁有定價權
國內企業大多不掌握核心技術和定價權,這在客觀上大大壓縮了企業的贏利空間。
從全球發展格局來看,日本和韓國在關鍵材料配套率上占據優勢地位。中國平面顯示產業材料國產化配套率在30%左右,而設備配套率仍比較低,一些關鍵的設備如大型的機臺、檢測設備等仍然需要從日韓廠商購買,關鍵設備的投資周期長,技術難度大,使短期內實現中國本土化難度仍非常大。
張建軍告訴筆者,由于偏光片之前國內企業無法生產,在一定程度上給國內面板企業產生一種錯覺,造成國內面板企業對偏光片認證評估時間和過程較長,對國產偏光片認證進度慢。
雖然我國平板顯示產業經過10年來的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基本上擁有上、中、下游企業,但未經整合,尚未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再加上我國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專利數只占全球平板顯示專利的2%左右,使國內企業大多是在進行加工和生產,而不掌握核心技術和定價權,這在客觀上大大壓縮了國內企業的贏利空間。
DisplaySearch研究總監張兵表示:“由于效率的需要,產業的全球化分工并不要求上游產業在某一區域配套率達到100%,因此中國平面顯示產業發展要根據自身企業的技術能力、市場基礎、資金實力等多方面進行規劃,有的配套采取直接布局的方式,有的配套采取直接引進,有的采取合資、合作的方式,對于技術難度大,產業規模不大,而投資較大的裝備制造則不一定要實現本土配套?傊,對于涉及市場、技術等方面的發展應放手讓給市場和企業自身,對于涉及政策扶持、資金扶持的則需要由政府或者相關主管部門統籌規劃、定向扶持。”
在政策上支持材料國產化
抓住面板制造這一關鍵環節,對關鍵設備等國產化給予支持,進而帶動全產業鏈的建設和完善。
液晶面板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從日本和韓國的經驗可以看出,日本有很多消費電子企業是“百年老店”,韓國更是以全國之力扶持三星。因此,發展中國液晶面板產業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推動作用,抓住面板制造這一關鍵環節,對關鍵設備、關鍵材料國產化給予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進而帶動全產業鏈的建設和完善。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名譽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高鴻錦說:“目前企業對國產材料的認可程度還不夠高,國家應當鼓勵企業創新,并在政策上支持材料國產化,對上游材料產業的發展給予扶持。”
企業要加強借鑒與自主創新,一方面要走借鑒之路,加強與國內外技術力量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另一方面,要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把自主創新作為產業發展的戰略基點,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著力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筆者了解到,對于產業協作合力發展,不少企業建議液晶產業上下游應該以聯盟的方式對關鍵材料和裝備進行研究,以建立互相支持和專利技術共享的機制,使中國液晶面板產業能夠真正做大做強。
張建軍建議,上下游材料廠商要形成產業聯盟,互相支持,以加快對新材料的認證進度,提高國產原材料配套率,推動上下游產業良性健康發展。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