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及家用電器展IFA正在舉行,這個影響力僅次于CES的消費電子領域的展會堪稱消費電子領域的一次技術匯演,也是消費電子和家電領域的未來技術預演。
繼CES之后,4K繼續成為了IFA上電視技術的熱點,尤其是以索尼、夏普、松下和東芝為代表的日本企業,在IFA上大力推動4K技術的發展,一如六、七年前推動1080p全高清技術發展一樣。
而以TCL為代表的國內電視廠商則在IFA上繼續倡導電視“智能”,4K體現的是電視機畫質的提升,而智能則改變著電視應用方式的改變,究竟誰將是電視未來的發展方向?日本品牌和國內品牌在電視機發展路線上出現了分歧。
4K成日本電視企業新希望
電視一直是索尼、松下和夏普等日本企業的核心業務,不過最近兩年,由于韓國和中國的電視產業的崛起,日本在電視領域的領導地位受到了挑戰,索尼、松下和夏普公司的電視業務也受到了沖擊。
作為電視領域的領導者,日本企業在影音技術,尤其是電視的畫質技術和音質技術方面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和領先優勢,韓國企業在面板生生產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優勢,而中國企業的優勢是生產成本控制、基于本地的應用創新和內容整合。
日本企業要振興電視業務,必須要放大自己的優勢,擴大自己在電視領域的話語權,所以強調電視的本真是畫質和音質而非智能。
索尼集團電視事業部根岸史明副部長在接受搜狐IT采訪時稱:很多人在看電視時仍然在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網,電視在智能方面不可能超過手機和平板電腦。對于索尼來說,我們一方面毫無疑問會加強在網絡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強調對于電視來說,最核心、最關鍵的還是在于畫質和音質,所以我相信在這方面的進步和提升仍然是我們的重點。
根岸史明的觀點基本代表了日本企業的電視發展思路,索尼、松下、夏普和東芝都借IFA推出了84英寸以上的4K的電視機,4K電視機的分辨率是之前全高清電視分辨率的4倍,因此在圖像清晰度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對于電視領域無疑是革命性的。4K電視不僅僅是面板分辨率的提升,還涉及圖像處理芯片和驅動技術的改善,而這些正是日本企業的優勢所在。在索尼的4K電視發布會上,搜狐IT記者現場體驗了4K電視,其因分辨率提升帶來的畫面清晰度、沖擊力和現場感,的確比1080p產品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4K對于電視領域來說,是革命性的,如同當年的1080p一樣,除了電視本身以外,電視節目拍攝、內容編輯、內容存儲、傳播和播放所有環節的設備和技術都要升級,而這樣一個完整產業鏈中,除了電視機外,其他環節上幾乎被索尼、松下和佳能等日本企業主導,所以電視端的4K,對于日本企業的利益是巨大的。
國內企業只能追智能
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視市場,中國的電視產業也因此得以高速發展,國內品牌以高的性價比、更好的內容整合能力和面向中國用戶的功能優化和設計,成為中國電視市場的主導力量。
但同時國內企業在電視領域的核心技術積累方面卻很缺乏,面板技術和生產受制于韓國和中國臺灣企業,而畫質技術和音質技術落后于日本企業。為了爭取電視領域的附加值和話語權,國內企業都熱衷于電視的智能化,更好地整合內容資源和本地應用,創新電視的應用模式。
創維在對話搜狐IT時指出,中國的電視產業一定不能讓電視理論為單純的顯示設備,一旦淪為單純的顯示設備,中國企業在其中的話語權和附加值將不復存在,中國的電視產業將無法生存。
目前在內容和相關服務方面,對于國外品牌還有一定的政策門檻,中國的電視機企業希望借此加速與內容和服務整合,盡快形成差異化優勢,這也是國內企業在大力發展云電視、智能電視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為一個完整的電視觀看體驗,包括了畫質音質、也包括了內容和服務,以及內容和服務的獲取方式,日本企業和中國企業的路線之爭,目前還是基于各自的優勢和利益,爭取產業利益和話語權,未來還是將走向統一和融合。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