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廣電的監管固然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家電廠商缺乏創造力。市場發展不起來,監管與否就是空話。用技術撬動政策比現在一味逃避監管更加明智。
在電視觸網問題上,業界大多認為政策是決定產業未來的最關鍵因素。這種結論其實忽視了另外一種可能:新技術的出現提升了智能電視的用戶滿意度,并催生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導致智能電視市場的“井噴”,從而成為改變監管政策的積極因素。
結合國內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歷程,當互聯網發展之初,國家在政策層面上也相當保守。但是互聯網新技術不斷涌現,從最初的Web1.0到后來的博客、社區等Web2.0,以及如今的SNS,互聯網在新技術的推動下不斷升級,用戶規模出現爆發式增長,最終互聯網產業成為中國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獲得國家在政策層面的認可。
技術可以撬動政策,對于電視觸網來說,同樣如此。
家電廠商:技術成空白點
在新一輪的電視轉型中,業界只是認識到傳統的硬件制勝需要向軟件和應用制勝轉變,但是對如何實現這種轉變認識并不清晰。這導致家電廠商的智能電視產品都是拼概念,沒有多少實用價值。
如果瀏覽一下各個家電廠商推出的智能電視,發現都非常“先進”。不僅內置了應用商店,還添加了智能語音識別、體感裝置等高科技,海爾甚至還發明了可以用腦電波控制電視的產品,智能電視儼然引領了科技的發展趨勢。
不過從市場反饋來看,顯然消費者對這些新科技并不認可。所謂的語音識別功能也只是能聽懂簡單固定的一些語句;體感游戲的數量很少,稍微復雜些的操控便無法實現;海爾的腦電波技術更是更只是能實現諸如換臺之類的簡單功能,根本不具備多少市場價值。
技術需要與市場結合。iPhone本身并不具備太多的技術革新,但是iPhone卻改變了整個通信產業,引領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因為iPhone的設計更漂亮,操作體驗好,而且內置很多吸引人的應用。
另以體驗裝置為例,國內的智能電視只是挑出一些游戲類的應用,用體感遙控之類的裝置,實現最簡單的操控。而微軟的Kinect設備卻并不如此,不僅可以徒手遙控,而且還專門針對Kinect裝置,開放API鼓勵開發者開發應用。微軟還推出了一個新項目:Accelerator for Kinect,用以選拔利用微軟Kinect開發商業創意的創業公司,為其提供種子基金、輔導、技術支持和網絡機會。
在細節上,Kinect做得很到位。甚至能夠感知到用戶的情緒,微軟的最新科技允許感應器追蹤嘴部、眉毛的運動,根據用戶聲音大小、面部特征的功能,來更好地判斷用戶情緒。
互聯網和IT行業的科技含量高,家電業與互聯網融合,需要解決大量復雜的技術問題。而傳統家電企業缺乏IT領域的技術積累,對互聯網的運作規律缺乏認知,卻又不肯花真功夫進行科技投入,不肯花代價尋找互聯網和IT領域的頂尖人才。現在只能靠概念營銷這些不靠譜的小技巧來“忽悠”消費者,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是必然的。
現在來看,大多數消費者對三網融合缺乏認知,還沒有意識到電視可以擴展的功能。但是消費者已經在用腳投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看電視的時間越來越短,用PC和手機的時間則越來越長,電視作為媒體的價值日益縮水。
如果將來智能電視還是無法實現流暢的操作和應用的充實,隨著IPTV等可以在PC端納入電視節目的產品不斷發展,電視可能真的要被淘汰。
機頂盒廠商不作為
怎樣將智能電視的市場發展起來?首要的目標是能夠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盈利模式,讓包括第三方開發者在內的眾多產業鏈主體切實看到機會。而目前智能電視在盈利上還僅僅依靠電視內容,對于網絡內容的價值如何挖掘,還非常迷茫。
目前對于開發者來說,面向智能電視平臺開發應用并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不像在手機或PC上,可以實現流量分成,或者用戶進行付費下載等。國內的智能電視并沒有將網絡內容平臺與直播內容平臺打通,原來的廣告主資源也無法轉移到網絡內容上,造成網絡內容商業價值變現成為“無源之水”。
那么這時就需要一種新的技術,能夠將內容資源轉化為利潤。國內最適合做這項工作的是機頂盒廠商,如樂視網。不過目前國內的機頂盒廠商都糾結在版權等問題之上,并沒有集中精力去思考智能電視的盈利模式問題。而谷歌正在搭建統一的廣告投放平臺,有可能改變這一境況。國外媒體報道,谷歌正在開發一項技術,將其電視廣告業務與YouTube整合起來,并最終拓展到其他視頻網站,希望借此為兩個平臺吸引更多的廣告主。谷歌將其命名為谷歌電視廣告在線(Google TV Ads Online)。這套系統能夠允許廣告主同時將廣告投放在YouTube等視頻網站,還能夠在電視節目等內容上投放廣告。而國內的家電廠商目前最急需的是將電視節目的廣告主轉移到網絡內容上,也需要搭建一套統一的廣告投放平臺,為廣告主提供更全面周到的服務。
在廣告付費上,谷歌非常靈活。假如旅行社訪問某特定網站,輸入“漫游”,谷歌就會給旅行社提供許多可能提到漫游的電視節目。這實際上是一種廣告位,廣告主可以參與相關廣告位的競標,給出他們愿意支付的價格,上傳他們的廣告。而且只有廣告被播放5秒鐘以上的時間,他們才需支付廣告費。
通過機頂盒,谷歌還可以為廣告主提供更準確的投放數據。例如將電視廣告商鎖定在特定的頻道或電視節目,從而計算出有多少受眾觀看了廣告節目,同時還可以對受眾的特征進行分析,讓廣告主知道廣告投放的效果到底如何。
電信運營商也在積極進軍互聯網業務,在智能電視上本應該有所作為。但是由于在政策上不占優勢,在IPTV等關鍵技術上被廣電排擠,日益被邊緣化。其實憑借電信運營商在管道技術上的優勢以及超大規模的用戶群,有能力搭建起一套平臺,讓開發者在其上開發應用,并且為廣告主提供廣告服務。
但是如果廣電在監管上太過保守,電信運營商無法發力,同時機頂盒等中間廠商又不作為,而傳統家電廠商缺乏IT互聯網的技術積累。這都會導致技術這一本應該成為撬動政策的因素反而變成阻礙因素。如果只想著監管和如何規避監管,這種消極保守的做法將葬送智能電視的未來。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