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建筑與音響的關系源遠流長,自地球上產生建筑以來,建筑與聲音之間變建立了某種特殊的淵源關系,各式各樣的建筑與音樂中的旋律和節奏進行融合,從而呈現出奇妙的音樂,建筑與音響之間一直有著特殊的淵源,以致將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樂”,而音樂中的旋律與節奏便轉化成了建筑中的比例與均衡。建筑的聲學特性對音響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們知道,為了聽到“原汁原味”的演奏,音樂廳通常不使用擴聲系統,而是依靠自然聲傳播。世界上許多著名的音樂廳能讓最后一排聽眾滿意地聆聽臺上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獨奏,只能得益于其優良的建筑聲學特性。
電擴聲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建筑和音響的關系更為密切,無論室內還是室外擴聲,建筑聲學特性可以說是音響效果優劣的先決條件。如果一個廳堂建筑聲學特性很差,例如混響時間過長、或者有顫動回聲、聲聚焦等聲缺陷,再好的擴聲系統也不可能得到優良的擴聲效果。 以上說的是音響和建筑之間關系的一個方面,就是音響和建筑聲學的關系。而本文要說的是建筑和音響之間關系的另一方面——音響和建筑美學的關系。
由于社會經濟飛速發展,音響設計師和建筑業主對音響的聽覺、視覺效果提出了綜合要求,從而衍生出了一個新的名詞——建筑音響。 所謂“建筑音響”,就是要求音響不僅聲音效果出色,還必須配合周圍環境,使整體視覺效果和建筑藝術、裝潢設計有機地融為一體,甚至起到更好的裝飾作用。
電擴聲技術已經有幾十年歷史。擴聲系統的最終放聲設備就是揚聲器系統,俗稱“音箱”。揚聲器系統必須安裝在擴聲現場,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是要直接和聽眾見面的。就通常的揚聲器系統而言,為了能重放頻率很低而音量又足夠大的聲音,揚聲器的口徑要大,而且要設計與之匹配的、體積足夠大的揚聲器箱,于是專業音箱總是給人“傻大粗”的感覺,加上習慣的黑色外觀,這和設計得富麗堂皇的現代室內裝潢實在是極不協調。于是在正規的劇場或大型會議廳,音箱通常采用隱蔽的安裝方式來“遮丑”,這樣也可以避免音箱對聽眾的視覺誤導,提高聽眾聆聽時的現場感。有些場合也常常將小型音箱利用會場裝飾的花壇等來隱蔽安裝,APEC 2001上海會議時,圓桌會議的主會場就采用這樣的方法。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