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近兩年來,智能電視憑借其豐富的視聽娛樂體驗,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也吸引了傳統電視生產商之外的IT企業和內容提供商的加入生產。今年5月,IT產業巨頭聯想正式發布智能電視產品,加入了家電智能化的浪潮中,近日,視頻公司樂視正式推出了云視頻智能機,從而曲線進入智能電視領域。蘋果推出智能電視的腳步聲也越來越近……IT廠商做電視漸成氣候,IT廠商做電視,優勢在于軟件,但國內彩電業并不是完全由技術決定的,還有因規模而決定的采購成本,因渠道而決定的部分銷售成本等等,IT廠商進入彩電行業有市場機會,但也面臨著風險和壓力。
智能電視市場風起云涌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被冠之“智能”之名的設備已越來越多,對于廣大用戶來說智能電視也并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
根據美國市場調研機構NPD DisplaySearch的2012年第一季度智能電視出貨與預測報告指出,2012年第一季智能電視占全球電視總出貨量的20%,日本最高為36%,中國為30%,西歐智能電視的占比超過29%,北美為18%。而從地區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電視市場,出貨量近300萬臺。
由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消費者對智能電視的認知度已經高達80%。另外,市場咨詢機構中怡康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國內智能電視市場零售量為148.15萬臺,占平板電視整體比例的26.76%;銷售額為83.32億元,占平板電視的36.53%。業界認為,2014年智能電視市場將進入成熟階段,在未來幾年將呈現出爆發之勢,智能電視已經成為盈利的突破口。
不過消費者對于這些智能應用功能的實際使用并非全部滿意。調查顯示,32%的消費者感覺在線觀看視頻、影片及游戲加載方面速度較慢;20%消費者認為人機交互體驗感覺不順暢;17%消費者認為在線片源較少、影片更新率較差;14%消費者表示智能電視操作不便捷。
IT廠商紛紛入行分羹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智能電視逐漸成為各大電視廠家爭搶的新領域,海爾、TCL、長虹、康佳等國產彩電企業紛紛加大投入力度,相繼推出數十款智能電視產品,上市了首款個人智能電視ITV的海信更是將2011年定為公司智能電視元年.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康佳和TCL的智能電視業務占比分別為20%、30%。今年5月,IT產業巨頭聯想也正式發布四款K系列智能電視產品,成為IT豪門進軍彩電市場的先行者。
在中國企業大力耕耘市場的同時,跨國公司也對國內智能電視市場虎視眈眈。
全球最大的彩電企業三星已經超越日系家電巨頭,成為國際智能電視的第一品牌,連續五年蟬聯世界電視銷售冠軍。據了解,三星已經將智能電視作為2012年的核心產品來運作,將年出貨目標上調至2500萬臺,并將中國作為重要的出貨市場。
另一方面,全球代工巨頭富士康在今年5月已經接到了蘋果電視的訂單,曾經撼動了手機與平板電腦領域的蘋果染指電視,就被視為有力的競爭者,國內家電制造商自然必須嚴陣以待。
今年5月月8聯想集團宣布,聯想智能電視K系列的四款新品在國內正式上市。聯想智能電視搭載了Android4.0操作系統,采用IPS硬屏,并擁有1.5G雙核智能處理器。除了可以收看電視節目外,聯想智能電視還可以實現在線視頻點播功能,并體驗針對電視優化的游戲、新浪微博等應用程序。聯想此次推出的K系列智能電視共有四款,分別是55英寸屏幕的K91、 K81,42英寸屏幕的 K81、K71。據透露,聯想未來還將推出更多產品,以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用戶的需求。
其實早在2010年,谷歌就已推出GoogleTV,并陸續推出幾款平板電視。這也是IT陣營中最早涉足電視領域的。
跳出傳統思維是關鍵
智能電視就是人性化交互體驗的結果,其實質是打破電視臺作為內容唯一提供者的限制,將視頻點播、瀏覽資訊、互動游戲、通訊等各種功能融于一體。因此,對智能電視而言,內容大于硬件本身。
對傳統彩電制造企業來說,軟件和應用是軟肋,但對IT企業而言,卻是機會和優勢所在。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主流智能電視使用的操作系統主要是谷歌的Android系統,Android是針對移動終端推出的操作系統,如果要在電視平臺上應用,就需要進行移植,然而因為針對性問題。不過,要讓Android系統完美支持平板電視這種產品形態還有一定難度。
除了發揮軟件優勢外,IT廠商做電視,不僅要做整機銷售,還要囊括內容、外售服務的要素,而這些新要素也與新興產業發展和整機以及其他外圍產品存在相互依存的關系,所有這些要素必須要高度整合,才能將智能優勢發揮出來,從而實現整體的優勢。
目前,國內的智能電視界生態鏈尚未完善,同時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智能電視已經成為一種開放性的產品,帶來了多點盈利的可能。智能電視的內容、服務在用戶使用的過程中都能產生價值,應用、流量可以是贏利點。不過,在消費者對智能家電的認知仍顯不足之時,IT廠商生產智能電視還需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