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電視,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有如魔力般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使人們可以迅速地接受各種信息,并把人們帶進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作為國內電視產業的領軍品牌,創維一直關注電視產業的產品創新與設計,并有獨特的理解。
細數電視的發展歷程,它的雛形誕生在英國,而真正的電子管電視的發明者是美國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88%的家庭普及了電視機,電視制造業在美國風光一時。然而隨著電視技術的發展和制造轉移,美國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終止電視生產業務,標志著美國品牌消費電子廠商停止在美國進行生產、開發和設計活動。此時,日本成為世界上電視機的最大生產國和最大輸出國,以電視機為主打產品出口,日本實現了高速成長。到了二十一世紀,隨著液晶電視的出現,韓國電視迅速占領世界市場,到2011年,日本的主要電視生產商已經不得不大幅減少生產、甚至停產電視機。相對的,韓國三星、LG成為了全球數一數二的電視機品牌,中國品牌電視也相繼登上世界舞臺。
日系電視的沒落,韓系品牌的上升,有很多復雜的原因,如世界經濟格局、國家或企業政策、技術發展趨勢等等。作為一名設計師,我想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分析兩大派系之間的博弈,以及對中國電視設計所產生的影響。
2000年,正是日本電視廠商如日中天的歲月。SONY“特麗瓏”平面直角電視推出極致簡約的產品設計方案,鋁合金拼接面框、堅硬冷峻的形態、沉穩厚重的機身、澎湃的聲音系統,這些都是那個時代至尊電視的主要特征。同一時期,韓國SAMSUNG的電視設計卻已經初步呈現出不同的風格。SAMSUNG以中國卷軸為設計靈感,第一次在CRT電視上提出輕、薄的概念,面殼厚度不到10mm,后殼空間盡量內收,整機體現出不同于傳統CRT的流暢和靈動。此時,雖然無力撼動SONY的領導者地位,SAMSUNG卻獲得了時尚年輕消費者的青睞。這一時期也正是國產彩電行業洗牌的前期。創維時居國產第四,設計策略也在探索中,既有跟隨SONY極簡設計的精簡版TI,也有獨立設計的TM,同時又獨具慧眼看中了SAMSUNG的輕靈,后續推出了68系列,獲得了極好的市場表現。自此,創維電視的設計明確了“薄”、“輕”的方向。
2004年,日系平板電視華麗登場,這種比CRT更輕、更薄、更大的新產品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日系品牌風光無限。液晶電視方面,SONY推出懸浮系列,機身主體和喇叭系統之間做透明材質處理,喇叭系統超薄處理,令人驚艷;SHARP則以日本原產液晶面板樹立品牌形象,同時產品以金屬質感和圓棱角的設計風格在市場獨樹一幟。中國電視品牌也順應時代需求,產品設計的焦點集中在平板電視和日系品牌上,包括創維在內,甚至把平板電視的設計特征移植到CRT上邊,取自SONY懸浮產品特征的88系列成為市場的寵兒;同時,創維并未放棄自己的設計探索,獨立設計的98系列,融入了平板的超薄和寬屏的設計理念,產品市場表現不俗。此時已是日系沉淪前最后的輝煌。
2006年,是液晶電視設計的轉折點。SAMSUNG經過對消費行為、消費心理和購物決策的深入研究分析,認為女性及偏向女性化的消費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這時,SAMSUNG推出的設計風格與日系產品完全迥異的液晶電視橫空出世。機身整體黑色,高亮鋼琴烤漆質感,紅酒杯式機身形態,獨特的隱藏反射式喇叭,產品如一位神秘而優雅的美女,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種柔美的女性化設計風迅速風靡了中國彩電業,海信看準了這個市場風向,緊緊追隨三星設計的步伐,產品銷售狀況得到很大提升。此時的創維,已經漸漸形成了自己的設計風格,在材質、表面處理工藝等方面跟進主流設計特征,產品形態則獨樹一幟。同一時期的日系產品,也許是行業老大做了多年,禁錮了對工藝創新和設計創新欲望,產品依然維持著多年的科技和冷硬的大男人風格,似乎對新的市場風潮不屑一顧。
自此之后,SAMSUNG產品設計不斷推陳出新。2008年,幻彩晶紅雙色注塑面殼;2010年,金屬+雙色注塑+“X”型底座;2011年,超窄邊產品設計;2012年,金屬不銹鋼拼接機身。每一年,SAMSUNG都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新的技術和風潮,令產業技術不斷升級,也給消費者帶來持續的期待和不斷的驚喜。五、六年間,韓系產品持續在屏體、交互、產品設計等各方面銳意創新,大膽突破。中國品牌紛紛加入韓系設計的陣營。只有創維,既不隨波逐流,也不逆勢而行,而是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形成簡潔、清新、剛柔并濟的設計風格,與日后紅透全球的蘋果風格有異曲同工之效。反觀日系,牢牢地堅守著舊有的風格和理念,固執而高傲,產品設計風格與主流趨勢逐漸背離。而背離主流、停滯不前的代價就是逐漸失去消費者,失去市場份額,失去在電視領域的話語權。
2012年,日本《日經商務周刊》拋出了一個大膽的封面標題“撒有娜拉,電視”,提出日本企業如果不想被平板電視制造業拖入虧損的深淵,就應該拋棄電視制造業。對于許多日本人來說,Panasonic、SONY和SHARP三大平板電視廠商不再能通過生產電視來賺錢,實在是太令人沮喪了。相應的,Panasonic的策略轉向利用其等離子技術生產數字標牌、數字黑板和戶外顯示器;SONY新三大核心業務為數字影像,游戲和移動,并未包含電視;SHARP現在更想成為關鍵的設備供應商,而不是全面的電視供應商。
電視制造業進入了韓國時代。2011年,SAMSUNG的產品占領了全球20%的電視銷售總額。同時,LG電子也占領了全球13%的市場份額。與之相對的,昔日行業霸主SONY市場份額降到了9%。實際上,中國的電視機品牌在2011年也有非?焖俚脑鲩L,前六名的品牌平均增長了34%。
縱觀近20年的電視發展史,每一次電視技術的重大革新幾乎都會帶來行業新勢力的崛起。2012年,OLED技術已經嶄露頭角,個人消費電子行業的新寵——蘋果家族也頻頻傳出APPLE TV即將上市的消息。沒有競爭的行業是沒有進步的,在日本企業已經無力招架的現狀下,人們希望SAMSUNG會有另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會是APPLE TV嗎?智能手機時代,蘋果革了諾基亞、摩托羅拉和山寨機的命。人們期待,蘋果推APPLE TV上市會帶來智能電視行業的新革命。蘋果的優勢在于創造力,他有著夢幻般的藝術設計,超強的整合力和龐大的系統資源,宛若金庸筆下突然有了一個百年功力的英雄少年;而三星的優勢在于多年電視行業技術和渠道管理的積累,正如修煉百年穩扎穩打的強者。這就如兩派強大勢力相遇,將又會給行業帶來一場精彩的華山論劍,而勝利者則必將會引領產業的發展方向。APPLE TV會是怎樣的設計?看看蘋果系列,圓滑線、輕量感、極簡化、易用性,這就是蘋果設計精要,也是捕獲消費者芳心的利器。APPLE TV如果會推出、會成功,就一定會堅持這些特性。
如果是這樣,創維要如何應對?實際上,從LED10(網購最低價 8859.0元)開始,創維電視產品設計已經顯現出輕薄、流暢、圓潤、簡潔的特征。即便多年來直接面對SAMSUNG產品的競爭,創維的產品依然在國內用戶中獲得普遍的認可。所以,即使是蘋果來襲,即使是OLED時代來臨,只要我們的產品設計堅持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保持輕薄、流暢、圓潤、簡潔的設計原則,做好系統性的設計制造預研工作,設計方案則因時而動、應勢而變,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
在智能手機時代, HTC、魅族、小米等在蘋果和三大巨頭的混戰中趁亂成長;智能電視時代,也許就是蘋果與三星的至尊對戰?誰又能借著APPLE TV的東風順勢而上呢?為什么不是創維?!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